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川军有多悲壮,三百多万战死六十万!老父赠儿“死字旗”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说到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我们就不得不谈起川军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川军是最大的一批军人,也是最英勇的!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350多万川军离开家乡,为国家利益而出川。所以,在中国抗战历史上,有“无川不成军”的美誉!

    可以说,川军的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每一场重大战役中都能见到他们,川军兵兵远征国外,四万四川战士更是死在了陌生的地方。

    有一队人在出川,前面插着一杆“死”字大旗,可见他们对抗战的坚决!看到他们,所有人都哭了!

    据史料显示,这“死”字大旗是四川安县一名王姓农夫特别赠送给他出川的抗日之子,上面写道:“国难之际,日寇祸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欲亲披戎装,奈年事已高;幸有吾子,自觉请缨;遂赠旗一面,时刻系于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虽然那时川、蜀并没有被波及,但是四川人民关心国家的安危,奋起反抗正义的呼声,令人感动。在所有的抗日军队中,川军是最贫穷的,很多士兵都穿着简单的衣服,穿着一双草鞋,戴着一顶帽子。川军中虽然有很多士兵,但是每个士兵都配备了一把枪。即便这样,川军团在这场战争中,也算是做得很好了!

    一九三七年,川军司令杨森带领二十军(川军队中最贫穷的一支),向上海提供援助。川20军26师虽然在淞沪战役中表现不俗,但是死伤人数较多,总计牺牲四千余名官兵。这一次战役,它还被列为淞沪战役中五个作战单位中最佳的一个。

    川军队又参加了一次有名的战斗——台儿庄之战!抗日战争后数年,桂系前将军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对川军极为郑重:“台儿庄一役,若无川军苦守滕县,岂能有台儿庄之大捷?”

    一九三八年三月至四月,日本人仗着火力上的强悍,以飞机和火炮对藤县驻军进行了连番的轰击,当时的滕县总指挥王铭章对川军吼道:“人在,阵地在”所以,川军队和日军进行了4个昼夜的浴血战斗。最后,他们的力量比日军弱,被攻陷了。但正因为如此,川军的鲜血和鲜血,才让台儿庄的防御者占据了上风。

    川军离开四川之前,川军爱国将领李家钰写了一句诗:“男儿仗剑出川蜀,不灭日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李大帅早就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很淡了,能写出如此壮烈的诗句,可见他的心胸有多宽广。

    李家钰是四川最早的一位参战的军官,他把自己的全部兵力和“家底儿”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李家钰在山西和日本人战斗了两年,歼灭了日军一万多人。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在李家钰上将的记忆中,90多岁的四川抗战老兵黄开仁,从李大元帅自告奋勇出川与日军作战,到1944牺牲,“铮铮誓言”,都是李大元帅用自己的性命来完成的。李家钰也是川军在全国抗日中阵亡的第一名高级军官,也是张自忠死后第二任陆军总指挥。

    刘湘(原属川军将军、四川省议长),曾是抗战时期的“缔造者”,也是抗击日军的先驱,却在抗战一线,因旧疾发作而死。

    刘湘在弥留之际,为川军作了一份遗书:川军自出川,将抗战到底,矢志不渝!日寇一日不被赶出中国,川军将士誓不归还乡土,死当马革裹尸。

    刘湘的遗愿,让每个四川军人都记忆犹新,在抗日一线的时候,川军士兵们都会在晨练中朗诵一次,以此来完成刘湘的遗愿,以此来纪念川军的将士们!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对刘湘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刘湘,乃中华民族抗战之英雄!是中华历史最不该忘记之人。刘湘大将威震千古!

    1931年至一九四五年,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军兵参加了全部的正前方战役,他们的伤亡和伤亡都十分惨重。

    《抗战8年之经过》一书中有这样的记录:中华民族抗战8年,四川为抗战输送了近350余万兵力到前线,占全国抗战武装力量大约五分之一!在战后统计,出川远征的将士伤亡比例也很高,占全国抗日力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土制的步枪,穿着一件破旧的制服,头上戴着一顶破帽子,一双破鞋子,一次又一次地冲了上去,虽然再也没有回来过,但他们却是义无反顾!川军兵仗着自己的身手和破旧的长矛,与武装得很好的日本人决一死战。川军是国家的栋梁,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应该牢记他们的壮举,用他们的光辉业绩,来教导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

    单字解释: 川 军 有 多 悲 壮 三 百 多 万 战 死 六 十 万 ! 老 父 赠 儿 死 字 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