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书记在农户落脚,三农民将其杀害,被处捕后:我哪知道他是大官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当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时,便是对驰骋沙场的将领们最好的表彰。然而可惜的是,有一位国之要将却在这个重要时刻到来的前几个月突然离世。

    1948年2月,粟裕准备在黄淮地区打歼灭战时收到了一个噩耗,他得知自己的爱将阮英平在5个月前被人杀害,而凶手一直逃脱还未被捕。

    当时粟裕听闻此事后怒不可遏,随即下令,务必要抓到凶手,而且必须要让他血债血偿,可一个驰骋沙场的大将在建国前几个月究竟被谁杀害了?

    阮英平在1913年出生于福建农村,或许是因为农村家庭出身,所以他对农村老乡一直非常有好感,然而让阮英平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他就死于这些信任的农民手中。

    阮英平稍长大一些后,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他19岁那年,正值天下大乱之时,阮英平入党之后同其他拥有一样志向的伙伴发起动议,随即组建成一支革命队伍,起名红带会,那时候阮英平还凭借着自己的勇猛无畏夺下了20支枪,击毙了一个排的敌军,自那以后他的名声逐渐响亮。

    在1936年经历了西安事变之后,国内逐渐走上抗日路线那时候,大家联手攻击侵略祖国的日军,阮英平也因此加入到抗日战场中。战场上的阮英平睿智勇敢且胸怀大义,他不怕死,不怕伤,给日军造成极大的打击,多次立下大功。

    在皖南事变之后,他还曾被任命为新四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的政治委员,并带领手下开启反扫荡工作,在工作期间阮英平即便是受伤,却也坚持战斗。

    这都让他的名字在队中逐渐响亮,也是在那时阮英平开始和粟裕有了接触并在粟裕手下工作,虽然两人此前都是游击战中的军事干部,但一直没有太多的接触,粟裕也是在亲自接触了阮英平之后才见识到这样一位将士的才能与谋略。

    后来国内形势巨变,全面战争爆发之后,受到中央指示,阮英平又被调到了福建游击队,与妻儿离别之后,他也终于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福建家乡。只不过后来国内局势逐步恶化,虽然在此期间我方赢得了几次战争,但是整体形势仍不乐观。

    一直到1948年2月份,时任闽东地委书记的阮英平与警卫员走散,独自一人来到了宁德北洋的大窝村,由于他对此地较为熟悉,所以当时阮英平决定在此地休息片刻后离去,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会命丧于此。当时的阮英平来到了当地一户村民家中,只不过出于保密,他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称自己是一个遇到劫匪的商人。

    其实在抗日和内战期间,阮英平也经常这样隐藏身份躲避在百姓家中,他知道大多数百姓都非常友善,所以阮英平也对村民们十分放心。但是就在那样的兵荒马乱背景之下,很多平日看起来和蔼的村民也有可能变成害人性命的匪徒。

    当时范起洪与周玉库两个村民意外看到阮英平身上带有金条于是心生贪念。

    那时候这二人想到,在这乱世一个富商在此地落脚,如果将他杀掉,将金条占为己有,也不会有人发现,为了确保行动成功,他们还找来了另一位歹徒与其共同密谋。而另一面这几个人却伪装成善良且热情的一面,和阮英平将军不断套近乎。

    虽然阮英平见惯了战场上那些杀人如麻的敌军脸孔,也能识破战争中一些阴险狡诈的招数,但他却从未对这些看着淳朴的村民有任何防备之心,更何况在他的老家福建,阮英平更多了几分信任。然而没想到这几个人就是趁着阮英平将军不备,在无人的地方,从后面用棒子打死了阮英平。

    在那之后,区委因为迟迟没有等到阮英平的消息,所以猜测他可能会遇难,后来确定消息为真时,阮英平曾经的战友叶飞带领第十兵团直接进军福建,下令必须要查出杀害阮英平的凶手,最终在村民的检举和配合之下,终于将杀害阮英平将军的三个凶手抓获。

    待三匪被抓捕后,临行之前这三人跪地痛哭:我们真不知道他是这么大的官。对他们而言或许仅是为了那一块金条就可以下手杀人,但对于祖国和百姓来说,我们却失去了一位爱国为国的大将,这实在令人惋惜。

    单字解释: 书 记 在 农 户 落 脚 三 农 民 将 其 杀 害 被 处 捕 后 我 哪 知 道 他 是 大 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