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如果关羽杀出重围,蜀汉将会发生4种不可控场面,孔明将提前退休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提到荆州,人们总会想到是关羽实在傲慢和大意,才让吕蒙拿下了荆州,然而,实际上,就算当时关羽不被吕蒙称病所迷惑,哪怕他不大意,荆州他也是守不住的。

    孙权对于荆州那可是势在必得,早在公元215年他就谋划好了一切。但如果关羽没有挥兵北伐,并且能够杀出重围。

    蜀汉将面临四种不可控的局面,也不见得是好事,不仅如此,就连诸葛孔明都要因此提前退休了.

    其一:刘备与关羽之间或生嫌隙

    在襄樊之战时,关羽手下的数万精兵是完全是没办法打过对手的,当时的襄樊之战,关羽要面对孙权的进攻,防止孙权在背后动手,还要派出大量的兵力应对襄樊。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力和粮草都成为了大问题,因此关羽截了东吴在湘关的补给,补充自己的军需,这让孙权大怒,立马发兵袭击关羽。

    当时关羽手中的兵有数十万都是新收的降兵,并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兵马,突然扩充的兵力导致军粮十分紧张。

    而原本靡芳的军粮就没有准时抵达军中,原本军中的军粮就不够,有被突然遇到的洪水冲走大半。

    如果不是夺取孙权的粮草,那关羽自己就要饿死。

    可这一偷袭夺走粮草,本来就对关羽十分不满,找不到理由收拾他的孙权,这一下彻底是给了孙权名正言顺出兵的理由。

    只是,面对孙权的出兵,刘备却并没有出动一兵一粮给予任何支援,试想,如果关羽当时没有那么意气用事。

    决定离开镇守的荆州,前去北伐,即刻撤军回到荆州的话,等到他缓过劲儿来,就会发现刘备根本不管自己死活,没有给予支援。

    那么以关羽的傲慢暴脾气,绝对会直接质问刘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该如何回应?

    不管刘备怎么回应关羽,此事都很难平息,一生傲慢的关羽面对自己被区区吕蒙装病设计,关羽很难咽下这口气,还会因为这个事情对顺带气恼刘备。

    手握几十万精兵强将的关羽要是和刘备因为这个事情生了嫌隙,蜀汉会有什么样的不可控后果,这可就难说了。

    其二:关张或许将会结盟

    前面提到,关羽或许会回过神来发现刘备不提供支援,只可惜关羽被孙权直接斩杀,自己是没办法质问好哥哥刘备了。

    然而张飞却替关羽问出了心中的话。在孙权斩杀关羽后,将其头颅寄给了曹操后,张飞气的差点就直接打向孙权了。还好张飞明白自己的实力就算是去了,也就是献祭的命。

    但二哥关羽就这样死了,张飞如何能够忍,于是张飞独自一人去到成都,询问刘备:“为什么一直不支援二哥?”

    张飞迫切的想知道为什么刘备迟迟不发兵攻打东吴,导致如今关羽却被孙权杀了,荆州还被孙权夺下。

    然而刘备还未回答,张飞便说:“一定是诸葛孔明吧,不让你出兵,所以你一拖再拖!现在好了,二哥死了!荆州丢了!我们如何北伐曹操?”

    刘备面对张飞的质问,只好说:“诸葛先生所言有理,我必须多加考虑才能做决定啊。”

    然而面对这样的回答,张飞却不给面子的说:“哥哥,你才是蜀地之王,而孔明不过是臣,他的一切都是你给他的,不是他辅佐你,是你造就了他!”

    从这一番话便可以看出,张飞对于诸葛亮一直以来就有不服,不仅是张飞,就连关羽心中都有些自恃高傲。

    觉得诸葛亮一直以来就是故弄玄虚,若是关羽没有在襄樊之战中被杀,到时候关羽质问刘备翻了脸,那张飞绝对是会跟着关羽站在一个阵营的。

    要知道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忠心,说到底还是因为桃园三结义,但若是刘备不支援的行为让这两兄弟觉得大哥先违背了桃园誓言,那很有可能是会加大怨气的。

    蜀国两大干将都与自己的主公产生了芥蒂,同时还对主公手下第一军师心怀不满,谁也不好说关羽会不会带着这接近百万的精兵在蜀地之外自立为王。

    三国鼎立的格局很有可能都将因此而大大改变!

    其三:荆州必将失守

    关羽实在是太过傲慢自负,他如果在军粮不足的情况下就立马撤军回到荆州,那么荆州或许还能够有保全的余地。

    但孙权也早早料想到,以关羽的自负,是绝对不会回军保荆州的,因此才能够顺利拿下关羽。

    但荆州一直都是孙权的目标,而关羽还不止一次挑衅孙权,孙权不仅要拿下荆州,还一定会杀死关羽才会解心头之恨。

    因此荆州必定是会失守的,但他若是突出重围,那么在丢失荆州的前提下,北伐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由此一来,诸葛亮曾制定的《隆中对》或许就可以在三年内顺利推行。

    《隆中对》本就是针对“天下有变”的情况下才推行,公元220年曹操的去世,就是天下局势变化的重要时机。

    可荆州已经失守,刘备又为了对付曹操不得不划分了四五个郡给孙权,在失去关羽的前提下还不得不和孙权和解,如此大的委屈,已经十分难忍了。

    若是关羽活着,他必定不同意划分郡守给孙权,那么关羽和刘备又绕回到了必定生出嫌隙的问题上。

    关羽的境地将十分尴尬,前进北伐,那么荆州必丢,如果回军固守荆州,那么不仅北伐无望。

    以孙权和吕蒙、鲁肃等人的计划,为了实现《榻上策》战略,荆州势必还是会被孙权不择手段都要拿下的。

    到时候关羽又该如何在蜀军中自处?

    其四:诸葛亮有可能会提前离场

    为什么说第四个问题是涉及到魏延呢,根据前面分析,关羽必定前往成都兴师问罪,刚刚经历汉中之战的刘备要想拿出兵力支援关羽,还是有这个能力的,但他并没有。

    为了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刘备必定会拉出魏延来挡下来自关羽的怒火——魏延刚刚经历汉中之战,伤亡惨重。

    必须休养生息,无力支援,再加上此时汉中成为了空城,必须防止曹操回过头来继续攻打汉中。

    汉中可是十分重要的地方,不管是人力还是粮草,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口,若是贸然动兵,不好说曹操就趁机而入了。

    把怒火转移到魏延的兵马之上,能够平息关羽的怒火吗?就连刘封等人都不给面子的关羽,或许不会就此作罢。

    那刘备唯一的办法就是撤了魏延的职,让他提前离场走人,而魏延手下守汉中的兵马,或许也会并到关羽的麾下了。

    然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果想要实施,就必须以荆州作为根据地,实现地盘的扩张,此地可是天下诸侯都想要得到的四通八达的宝地。

    在荆州被孙权拿掉之后,刘备如果想要攻打曹操,就不得不从汉中,川地绕远道而行,实在是劳民伤财。

    关羽和张飞必定会在找刘备兴师问罪之后,找到诸葛亮的麻烦,因为不让刘备出兵,这个计谋就是诸葛亮出的。

    到时候,刘备肯定是选择让诸葛亮告老还乡,而不是放弃自己的大将关羽。

    而被孙权和曹操联盟算计的关羽,被吕蒙这一出白衣渡江逼的腹背受敌,若是突出重围,不被孙权所擒。

    那他必定会在刘备的安抚之下接受魏延的兵力,并且立马出兵,直接攻打东吴。以关羽的脾气,那势必是不死不休的对决,照这么来看,三国的故事肯定就要彻底改写了。

    坐收渔翁之利的曹操兴许能够一家独大,最后捡了关羽的便宜,这江山花落谁手,就难以言说了。

    可惜关羽兵败被斩杀

    事实上,诸葛亮早就已经料到关羽会出事,以关羽这种傲慢自负的性格,与孙权肯定会发生摩擦,于是在关羽出发前往荆州时,诸葛亮给了他一个锦囊。

    锦囊中写着:“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意思就是要关羽和孙权打好关系,结成联盟后,可以一起对抗北边的曹操。

    可事实上,关羽不仅没有把诸葛亮的话放到心上,当孙权示好,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关羽的儿子关平时。

    关羽还大加嘲讽,认为孙权的女儿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这可把孙权气得不杀关羽不罢休。

    最终就奠定了,一代武圣败走麦城,还交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庞统针对炙手可热的荆州早就下了定论,荆州虽然四通八达,但此地如果强行占领,也很难实现鼎足之势,要想守住阵营,又能击败敌手,只能够联盟,否则将会腹背受敌。

    这和诸葛亮给关羽的锦囊写的一样,既然荆州在自己手中,那就联合孙权一起打曹操。

    可惜,刘备没有听庞统的建议,派出关羽镇守荆州,而关羽又不听诸葛亮的建议,自负出兵,丢了荆州,自己也丢了性命。

    正因为此事,或许张飞已经对刘备有了失望,在关羽死后,张飞也被害死,在夷陵大败的刘备这一次损失实在惨重。

    关羽的死,开始了蜀国灭亡的命运……

    单字解释: 如 果 关 羽 杀 出 重 围 蜀 汉 将 会 发 生 种 不 可 控 场 面 孔 明 将 提 前 退 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