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范睢貌似是个厚道的丞相,为什么突然就要扳倒宣太后、魏冉,甚至扳倒白起?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范雎是一个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诸如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都是出于政治考量,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秦国,更是秦昭襄王的意图。

    说他貌似厚道,是基于他“一饭之德必偿”的准则,然也正是因为他这厚道,毁了他的政治前途。

    范雎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成就一番事业是他的终极目标。为此他能忍一切常人之所不能忍。

    范雎本是个穷苦人,学习辩术,游说列国,结果没人搭理他,后来他只得在魏国一个中大夫那里做门客,终因莫须有的卖国罪行获罪于魏相魏齐,魏齐命人把范雎往死打,肋骨都断了,范雎装死,然后魏齐让人用席子一卷扔到厕所里,当时魏齐本在举行宴会。他让醉酒的宾客往范雎身上尿尿。

    我们常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范雎比及韩信,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后来范雎说服看守把他放了,后来改名易姓,在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下来到了秦国。

    但是秦昭襄王对范雎说的“秦国已是危如累卵”丝毫不感兴趣,所以等了一年的范雎给秦昭襄王写了一封长信,大意是:我是不是一块璞玉,你总得见上一面才知道。

    秦昭襄王被范雎的言辞打动,就见了范雎,范雎对秦昭襄王做了一番试探,见秦王还算诚恳,就讲起了外交上的事情,指出魏冉所做的是在弱秦而肥己。范雎进一步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秦王的心。

    于是范雎被任命为客卿,开始了他大展拳脚的政治生涯。“远交近攻”的策略确实让秦国尝到了甜头,而秦昭襄王对范雎也是信任无比。但是范雎觉得还不够,秦国内部的斗争是很残酷的,他如果不尽快出手,魏冉必会向他发难,要知道魏冉一向讨厌外来的辩士。

    等到秦国的外交有了成效,范雎开始提出秦昭襄王内心的隐痛。那就是秦国政权并不全在秦王手中,这样的国家势必会乱,而范雎的政治主张必然会受到影响。

    当年,秦昭襄王还在燕国为质子,秦国国内却发生内乱,秦武王的兄弟们为争夺王位分成了两派,其中芈八子和异父兄魏冉支持芈八子的次子,谁也没有去想远在燕国的芈八子的长子公子稷。可是赵武灵王半路杀出,打破了秦国争权的平衡,最终公子稷继位,是为秦昭襄王,因为秦昭襄王年幼,芈八子自称太后主政,魏冉任秦相辅政。

    宣太后这一主政就主了三十多年,这些年了,魏以魏冉为首的宣太后的弟弟儿子们成为秦国四贵,地位煊赫,财富惊人,以至于秦国只知有太后和四贵,然后才是秦昭襄王。

    公元前266年,范雎提出打击外戚和王室,强化王权。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废掉宣太后,驱逐四贵。王权尽归秦王,然后范雎成了相国,封地为应城,称应侯。

    其实白起的死是必然的,范雎在其中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白起是魏冉提拔上来的,魏冉倒了,白起没倒,原因就在于白起是个了不起的战将,对秦国的扩张有很大的用处,长平之战中,白起最终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山东六国震惊。

    白起的意思是趁势攻入邯郸,迅速灭掉赵国,但是赵国却开始活动了,派出了苏代,苏代不负众望,游说了范雎,说白起若再立战功,势必职位在范雎之上,到时候……

    范雎岂能没有想到,于是他建议秦王暂时休战。结果第二年秦昭襄王要攻打邯郸,但是白起病了,别的将领久攻不下反吃败仗,楚魏加起来十八万将士支援赵国,秦王催促白起出战,但白起拒绝了,他认为他出战也没有胜算,但是他不仅一再拒绝秦王的命令,还在秦军吃了败仗的时候奚落秦王。秦王一气之下驱逐白起,白起带病上路,范雎对秦王提起说白起似有不服之意,然后等白起到了杜邮,秦昭襄王赐的剑也到了,一代名将自刎身亡。

    白起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威胁范雎的地位,然而他却败在自己手里。曾经帮助过他的郑安平和王稽在他的举荐下被秦王委以重任,然而两人,一个战败投降他国,一个暗通他国出卖秦国。按秦律,范雎应以同罪论处,秦昭襄王饶了他一次,第二次的时候,范雎辞官,不久去世。是病死还是被杀,已是不得而知。

    单字解释: 范 睢 貌 似 是 个 厚 道 的 丞 相 为 什 么 突 然 就 要 扳 倒 宣 太 后 魏 冉 甚 至 扳 倒 白 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