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29年他携“重礼”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授衔时愁坏罗荣桓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我国战争彻底结束后,国家为了奖励各位有功之臣,便计划为每个人授衔,军衔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肯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场上,人人都是玩命,如果真要评个谁的功劳多谁的功劳多,还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当时毛主席将这个军衔评定的工作交给了罗荣桓,当时他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他客观对待每一个人,能作出最公正的评价。

    但他看到叶长庚的名字时,一时间让他犯了难,在这个人的身上有着什么故事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罗荣桓犯难的点,叶长庚很早就参军,最早是在旧军队中,后来率部投身革命,当年的这个举动,可谓是帮了红军的大忙。

    带来了人还不算,罗荣桓当年还顺便带来了大批武器装备,可谓是功劳巨大,红军也非常重视他。

    在1932年的时候,叶长庚就已是师长的位置,当时算是高级干部,因此再怎么提升也提升不了多少,导致在他征战的16年里,职位只升了半级。

    而在评定军衔的时候,会将升职看成是一个标准,如此一来,罗荣桓不知道是该偏重前期还是后期。

    如果偏重后期,那么显得我党有些不仁道,而且担心其他将领有意见,如果偏重后期,又怕叶长庚本人有意见,好在最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叶长庚本人投身革命的经过,他1908年出生于浙江开化的一个贫困家庭,别说上学了,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长大一些便给地主家放牛,但他始终任务这不能改变命运,在一次偶然机会,他报名国民革命军,成为第二军第五师十三团机枪连中的一员。

    参加革命后,他跟随部队常常参加战争,他总是冲在前、敢打敢拼,不久后被提拔为机枪连排长。

    然而在1927年4月12日这天,蒋介石发动政变,对共产党挥起了大刀,叶长庚心里无比失望,这显然是自己人杀自己人。

    叶长庚本身是穷人出身,他后来越来越看不惯国民党的做法,他们内部腐败,毫无规矩而言。

    在了解到共产党的政策后,他逐渐对共产党产生了兴趣。

    他是穷人出身,内心倾向于为穷人说话的共产党,眼下手足相残,让他对国民党产生了厌恶。

    1929年,叶长庚与彭德怀两军交战,而叶长庚部队里战士们也不愿打自己人,毫无斗志就不说了,甚至自愿被俘。

    后来,叶长庚找到战友们说起这件事情,很多人萌生了转投红军的想法,这下真合叶长庚的意。

    1929年12月,叶长庚带领排里22名战士起义,不仅带了人,还携带两挺重机枪、多支长枪,当时红军非常缺武器,这对于红军而言,绝对算的上是一份厚礼。

    当时彭老总特意设宴了叶长庚,后来红军组建了机枪排,叶长庚依然是排长。

    1932年7月,叶长庚任独立十二师的师长,后来他调任为红8军22师师长,长征之时又兼管了红六军团的后勤工作。

    对于战争而言,后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叶长庚主要负责后方工作,期间完成的都很成功。

    1948年11月,叶长庚才升任为50军副军长,距离1932年升职为师长,已经过去了16年,而这是16年正是最乱的时候。

    1952年,叶长庚调任为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依然是副军级。

    其实在军队中,像叶长庚这样的升法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成为评判军衔最难的地方。

    罗帅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直接去找了叶长庚,对方一听便挥手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表示:少将就够了,我本是脚夫出身,能评上将官就已经是极大的荣幸!

    罗帅看到他的态度,不由地对他竖起大拇指,并称赞了他的珍贵品质。

    单字解释: 年 他 携 重 礼 投 奔 红 军 征 战 年 仅 升 半 级 授 衔 时 愁 坏 罗 荣 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