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改革开放后,汪东兴主动辞职,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78年5月,全国各界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很多老同志都认为,这是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作风的重要时刻,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但是,这里面也有反对的声音,比如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就一直不赞同这场讨论。

    到了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政治局专门召开了一次组织生活会,帮助汪东兴转变思想。

    在这次会议上,很多同志都作了发言,对汪东兴的触动很大,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思想的确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他也作了表态,说:“我的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还是主动辞职比较好。无论如何,我是一名党员,我时刻听从党的安排。”

    其实,大家对他作出批评,是为了帮他转变思想,而不是逼他辞职,因此,当汪东兴提出辞职的时候,很多人都发出了挽留的声音。

    汪东兴非常感激大家对他的挽留和帮助,但是,他还是对大家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后,他继续表态说,自己辞去所有职务后,还会继续关心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履行一名党员的义务。

    1980年2月,在第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正式辞去了中央副主席等职务,离开了领导岗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汪东兴从1947年开始,就一直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毛主席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满意,曾不止一次对人说过:“东兴是一直要跟我走的,他在我身边,我已经习惯了。”

    正是因为这份信任,让汪东兴成为毛主席的忠诚拥护者,对毛主席的各项决策从来都是坚决贯彻执行,从不怀疑。

    那些年,因为汪东兴的特殊地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想拉拢他,但是,汪东兴从来不上他们的圈套,更不上他们的贼船,兢兢业业地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他也更加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信任。

    等到毛主席去世后,新的时代开始到来,但是,汪东兴的思想仍然保留在那个年代,仍然在执行着毛主席在世时的决策和指示,这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而且,他处处都在维护毛主席的形象,甚至在平反一些冤假错案的时候也是如此,他认为,这些都是毛主席在世时发生的,如果给他们平反,很可能会影响毛主席的形象和权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汪东兴就不适合再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主动提出了辞职,回家安享晚年,并对大家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汪东兴辞职后,基本上不再公开露面,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也很少发表意见,真正过上了离休的生活。

    不过,每到毛主席的生日和忌日,汪东兴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祭拜,有时还带着全家人去给毛主席献花。

    在那里,他还会经常遇到李银桥、陈长江、张玉凤等等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大家每次见面虽然交流不多,但都心心相印。

    那些年,经常有国内国外的出版商找汪东兴,请他写一本回忆录,写写他和毛主席的故事,报酬非常高。

    但是,汪东兴每次都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这些钱不是随便就能拿的,那些出版商为了利益,会加一些虚构甚至抹黑的东西,这无疑是汪东兴绝对不能接受的。

    2015年8月21日,汪东兴去世,在临终前,他对看望他的老战友们说:“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追随毛主席,从未出卖过他。”

    (参考资料:《党史纵览》《文史春秋》《人民政协报》)

    单字解释: 改 革 开 放 后 汪 东 兴 主 动 辞 职 说 这 未 尝 不 是 一 件 好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