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从兄弟变敌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苏德关系反目成仇?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朋友还是敌人:二战中的苏德关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成为在二战中交恶的标志。

    苏德关系一向如此吗?

    其实不是的,国与国的邦交从来都是本国利益为先,并没有什么永远的朋友,当然也不会存在纯粹的友谊。

    苏德的初次相遇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通过战争取代了旧的沙俄政府,组建了新的无产阶级政权,虽然此时的苏联尚未长出利齿、化身猛虎,但以英法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仍然心怀忧虑,甚至可以说是寝食难安,而此时国内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武器装备落后,苏联在这段时期也曾多次向英法抛出橄榄枝,但英法对此却始终不咸不淡。

    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工业基础被毁坏大半,还面临着对战胜国方面的巨额赔偿,部分国土也被各国分别占领,经济几近崩溃,国内矛盾深化。虽然之后英法为了德国能够继续偿还债务、保持地区稳定给予了德国一些援助,但因为战争及历史上的民族仇恨因素仍旧敌视德国,在经济军事政治领域限制德国。

    苏联连接英法无果,德国备受敌视,在这个时期双方可以说是有些同病相怜的味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两国开始了长时间的友好邦交。

    苏联经济与工业基础薄弱,军事理念与武器设备均落后于传统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但却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

    德国经济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的军事理念、武器装备,但却一直受限于本国经济腹地小,缺乏农产品、工业原材料和产品市场。

    你的需要正是我的富余,而我的需要你也刚好有大量盈余,还同样被英法敌视,两国元首一见面,随即一拍即合,正式合作。

    苏联在之后德很长时间里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石油、金属等物资,为德国经济复兴提供了强大助力。

    而德国也为苏联提供大量技术设备以及传授了许多先进的工业技术,甚至还在俄国组建战术基地,协助苏联秘密训练自己的空军和装甲部队,迅速提高了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

    苏德关系的“蜜月期”

    时间来到1932年,斯大林察觉到德国的威胁,开始寻求与英法的合作,期望通过合作来限制德国纳粹的侵略意图,但英法对此并不感冒,也不愿意与他们眼中的“异类”“危险团体”进行合作。

    在一次与苏联的会议中,甚至有一次提出了让苏联出兵60万,诸国只出3万兵士的出兵计划,苏联对此当然表示不乐意,表示德国的威胁是整个欧洲可能面对的威胁,而不仅仅只是苏联的威胁。

    而此时的英法认为自己国力强大,且出于对苏德同等的敌视眼光,对此并不十分在意。

    到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时,英法更是做出了擅自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的举动,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事关欧洲大陆安全问题的会议并没有通知同样是欧洲大国的苏联参加,这俨然是一副要将苏联排除在欧洲之外的意思。

    慕尼黑会议的决定表面看是因为英国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但事实是通过让步来满足德国的野心、并引导德国向东扩张,也就是目光转向苏联,他们寄希望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好是苏德开战,最好是都打的生活不能自理,借此削弱经济与军事实力都快速增长的苏德两国,甚至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实际控制苏德。

    希特勒当然也不是傻子,况且希特勒一开始就认为签了协议并不代表一定就要长期遵守,但作为此次会议的最终得利者,希特勒当然不会拒绝此等好事。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斯大林对英法等国慕尼黑会议将自己排除在外是有些生气的,条约签订之后也很快察觉到了英法等国欲祸水东引的意图,但此时苏联国内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同时,苏联的军备力量也弱于德国,斯大林也曾明确说过:“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善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们卷进冲突中去”,由此可见,斯大林当时是在极力的避免战争。

    但很明显慕尼黑会议存在打破这种和平环境的可能,而英法又一直不愿意与苏联合作限制德国。

    如此看来,当时想要尽可能地保证和平的方案就只剩下了一个——与德国结盟。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在条约中规定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缔约双方均不以任何形式单独或联合他对另一方实施攻击、侵犯等行为,且在此次条约中更是明确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并条约的签订在斯大林的认知中对苏方将有三点好处:

    一、尽量避免德国短时间内东向,引导德国向西攻打英法,在德国兵力即将耗尽时坐收渔利,

    二、为战争提供缓冲时间,让国内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大量储备战略物资以备战争之用,

    三、条约中规定了苏德的势力范围,根据条约规定,波兰的一部分、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均属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占领这些地区之后德国都将予以承认,且占领这些地方也有利于加深战略纵深,便于后期跟德国展开持久战。

    在这期间,苏德关系进入了公众眼中最亲密的时期,苏联严格执行与德国的换货和经济协议,在规定日期完后曾对德国的货物供应,其中包括煤炭、粮食、石油产品巨额其他战略物资的供应。

    这种按规定、按期的供应一致持续到1941年6月21日,也即德国出兵进攻苏联前夕。

    而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此期间,德国也给予了苏联更多的工业技术支持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双方都知道对方想怎么样,但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又不得不做出一顶的妥协,斯大林如此,其实希特勒也是如此。

    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仇恨和不信任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他曾说过:“俄国的持久中立不能通过任何条约和任何协定得到确实的保证。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俄国不会放弃这种中立,但是他们可以在八个月后,一年后,甚至几年后改变”。

    而德国接受与苏联签订条约也有自己的打算。

    一、想要攻打苏联就必须要先占领波兰,而在对波战争中如果苏联对波兰进行支援,那么德军攻占波兰将变得不那么容易;

    二、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中的表现大大刺激了希特勒的野心,让希特勒认为英法是软弱可欺的,且没有勇气与德国展开战争,于是动了攻打英法的心思。

    三、与苏联签订协议可保证东线战场无战事,如此便可调集兵力全力向西进,一旦英法诸国参战,也可全力与英法诸国对线,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四、可以通过协定获得苏联的资源支持,提高德军战斗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和则两利,战则皆弊,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两国如此选择并没有什么错误。

    但命运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巧合。

    1940年5月,德军进攻法国,绕过法军重兵把守的马其顿防线,行军途中甚至没有遭到过什么像样的反抗,最终法国于1940年6月22日年全境沦陷,宣布投降。

    德国军力非但没有受损,反而还因为收了一堆小弟,而且因为获得了沦陷国的资源,甚至军事实力还得到了增强。

    在此背景下,德国再度膨胀了,这也为与苏联开战埋下了祸根。

    苏德交恶

    1940年7月,德国选择与英国开战,计划直接攻击英国本土,德方原本以为英国也会像法国一样很快被攻陷,但事实是,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虽然处于衰落期,但仍不是一时间就能攻陷的。

    双方在英吉利海峡僵持许久,德军海军战斗力不如英国,无法在海战中取得优势,德国空军也与英国空军多次交锋,但英国空军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也一直没让德国占到什么便宜。

    这让德国动了东向与苏联开战的念头。

    与苏军开战德军主要给予两点考虑:

    一是苏联在芬兰战场的表现,自波兰战争之后,苏联开始向芬兰挪威进军,在武器装备、军队人数大幅占优的情况下仍接连受挫,这一系列表现促使德国认为苏联军事战斗力差强人意,容易进攻。

    二是对苏联的战争将更容易得到助力,北欧等国之前一直处于被苏联侵略的境地,若此时德国振臂一呼,那些被苏联侵占的国家必然遥相呼应,给予德军大量军备、人员支持,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德国向苏联开战之后,挪威、芬兰等国也相继出兵苏联。

    第三,资源需求,随着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德国对各种战略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截止向苏联开战前期,只因为石油等战略物资的购买便已对苏联欠下了巨额债务,而此时若是能占领苏联,债务自然就不用还了。

    而且还可以获得资源产地、农产品供给基地,这时候再与英法展开持久战自然更为容易。

    第四、苏联国内因为一些政治运动也导致国内力量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苏德战争

    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对苏联发动进攻,这标志着二战中的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范围进一步扩大。

    斯大林是没有想到希特勒会如此快速地撕毁协议,他的本意是再过一段时间等准备得更充足些,或者让德国在与英法德战争中更多的消耗一点元气。

    谁曾想法国如此不争气,还没正儿八经地打上一场就被灭国了。本来军事实力就不如德国,再加上准备也没人家充分,苏联在苏德战争的初期阶段可谓是损失惨重,一直被打到了家门口,也即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方以付出沉重的代价为结果取得了胜利,宣告了希特勒 “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同时也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鉴于此前德军在苏德战争中前期的残忍行径,德国成为在二战中的生死仇敌。

    自此之后,同盟军集团逐渐开始反攻,发生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成为二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标志着法西斯主义逐渐走向下坡。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接连展开了库班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会战等重要战役,逐步收复了之前在在战争中丢失的领土,并对德国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在苏德战争期间,面对德国的野蛮行径,除苏联本土的积极抵抗外,苏联也积极地同外界获取联系,广泛展开合作,尤其是与英国和美国。

    如1941年与英国和美国签订的《莫斯科议定书》中为苏联抗击德国争取到了许多的物质资源和军事装备;

    1942年1月,在英美苏三国首脑的促成下,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致力于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1944年6月在英美实施诺曼底登陆战期间苏联也在东线战场对德国施以压力,共同促成了战役的胜利。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并于当日深夜12时在美、英、法、苏四国代表面前签署投降书。

    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苏德关系变化的深刻逻辑仍受制于当时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并以保护自身切实利益为出发点,英法如此,苏联亦然。

    若我们愿意回头比较一下英法德绥靖政策与苏联与德国结盟这两件事,其实会发现他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助长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嚣张气焰,但自德国大肆入侵苏联之后,苏联的顽强抗争又对反法西斯欧洲战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体来说,苏联在二战中仍是功大于过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单字解释: 从 兄 弟 变 敌 人 到 底 是 什 么 原 因 让 苏 德 关 系 反 目 成 仇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