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蔡谟称疾拒不上朝,苻健称王安据关中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蔡谟称疾拒不上朝,苻健称王安据关中

    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因石氏乱亡,已屡请经略中原,辄不见报。晋穆帝年尚幼冲,褚太后女流寡断,一切国政均归会稽王司马昱主持,领司徒光禄大夫蔡谟,本已实授司徒,诏书屡下,终不就职。褚太后遣使敦劝,蔡谟仍固辞,且自语亲属道:“我若实任司徒,必为后人所笑,义不敢受,只好违命罢了。”虽是谦让,但谓必贻笑后人,毋乃过虑。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复上疏陈疾,乞请骸骨,缴上光禄大夫领司徒印绶,有诏不许。会穆帝临朝会议,派侍中纪璩与黄门郎丁纂,召蔡谟入商。蔡谟自称病笃,不能入朝。会稽王司马昱谓蔡谟为中兴老臣,定须邀他与议,从旦至申,使人往返,几十数次,蔡谟终不至。时穆帝尚只八岁,不耐久持,顾问左右道:“蔡司徒尚不见来,究怀何意?临朝已将一日,为他一人,遂致早晚不顾,岂不可恨?难道他不到来,今夕不能退朝么?”左右转禀太后,太后亦自觉疲倦,乃诏令罢朝。

    会稽王司马昱不禁懊恨起来,顾语朝臣道:“蔡公傲违上命,无人臣礼,若我辈都似蔡公一般,试问由何人议政呢?”群臣齐声应道:“司徒蔡谟但染常疾,久逋王命,今皇帝临轩,百僚齐立,候蔡谟终日,若蔡谟愿止退亦宜诣阙自辞,今乃悖慢如此,自应明正国法,请即拘付廷尉,依律拟刑。”这番议案,尚未定夺,已有人传达蔡谟府第。蔡谟方才惶惧,率子弟诣阙待罪。当有一人趋入朝堂,厉声大言道:“蔡谟今日,果无疾来阙么?欺君罔上,应当何罪?宜置诸大辟为中外戒。”朝臣听他语言激烈,也觉一惊,连忙注视,乃是中军将军殷浩。当下互相讨论,议久未决,殷浩尚与固争,还是徐州刺史荀羡私语殷浩道:“蔡公望倾内外,今日被诛,明日必有人借口,欲为齐桓晋文的举动了,公何苦激成乱衅呢?”暗指桓温。殷浩乃无言。大众遂请由太后裁决,太后谓:“蔡谟系先帝师傅,宜从末减,不忍骤加重辟。”乃诏免蔡谟为庶人。

    桓温闻殷浩擅权,很是动忿,一时无词劾殷浩,只把北伐为名呈入一篇表文,略称:“朝廷养寇,统为庸臣所误。”这句话明明是指斥殷浩。殷浩在内掯住桓温上表,不使批答,谁知桓温竟率众数万顺流东下,屯兵武昌,隐然有入清君侧的寓意。廷臣闻报相率骇愕。殷浩亦急得没法,至欲去位避桓温。实是没用。吏部尚书王彪之进白会稽王司马昱道:“殷浩若去职,人情必更张皇,殿下首秉国钧,倘有变乱,何从诿责呢?”又顾语殷浩道:“桓温若抗表问罪,必举卿为首恶,卿虽欲自作匹夫,恐亦未能保全,不如静镇勿动,且由会稽王先与手书,为陈祸福,彼若不从,更遣中诏,再若不从,当用正义相裁,奈何无故匆匆,先自滋扰呢?”殷浩与司马昱依王彪之之议,即命抚军司马高崧,代司马昱草表,遣使致桓温。略云:

    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新会,非足下而谁?然异常之举,众情所骇,游声噂沓,想足下应亦闻之。苟或望风震扰,一时奔散,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吾与足下,虽职有内外,安社稷,保国家,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诸明德,当先宁国而后图其外,使王基克隆,大义弘著,此吾之所深望于足下者也。区区诚怀,岂可复顾嫌而不尽哉?幸足下察之!

    果然一缄书札,足抵十万雄师,才阅数日,即得桓温谢罪表文,自愿收军还镇去了。晋廷上下,才得放心。

    已而姚弋仲遣使来降,有诏授姚弋仲为车骑大将军,六夷大都督,子姚襄为平北将军,兼督并州。姚弋仲年逾七十,有子四十二人,尝召集与语道:“我因晋室大乱,起据西偏,嗣石氏待我甚厚,我欲替他讨贼,借报私情,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从古以来,未有戎狄可作天子,我死后,汝等便当归晋,竭尽臣节,毋得多行不义,自取咎戾呢。”越年,为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姚弋仲老病缠身,竟致不起,卒年七十三。子姚襄秘不发丧,竟率众攻秦。

    秦王苻健自僭称天王后,安据关中,嗣闻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与故赵将杜洪相应,侵入秦川,当即出堵五丈原,击退司马勋之兵,再移兵往攻杜洪。杜洪正由司竹出屯宜秋,欲应晋军,不料司马张琚忽生变志,诱众杀杜洪。张琚自立为秦王,分置官属,部署未定,苻健军已经掩至。他却冒冒失失的出来拒敌,一战败死,身首两分。苻健奏凯入关,即僭称秦帝。进封诸公为王,命子苻苌为大单于,又遣弟苻雄及兄子苻菁分略关东,招纳晋降将豫州刺史张遇仍命镇守许昌。姚襄与苻氏挟有宿嫌,所以,父丧不发,便即与秦为难。但苻氏气势方盛,将勇兵精,恁你姚襄如何骁悍,也一时攻不进去。姚襄转向洛阳行次麻田,与故赵将李历相遇,两下酣斗,姚襄马首忽中流矢,将姚襄掀下,部众相顾骇愕。李历乘隙闯入,飞马取姚襄,幸亏姚襄弟姚苌先到一步,把姚襄扶起,自将乘骑让兄,翼他出险,但经此一跌部众已经奔散,丧亡无数。姚襄走回滠头草草治丧,自悔前事冒昧,乃承父遗命单骑南下,向晋款关,走依晋豫州刺史谢尚。谢尚自去仗卫幅巾出见,推诚相待,欢若平生。姚襄为谢尚画策,令遣建武将军戴施,进据枋头。戴施奉令前往,果然得手,兵不血刃,即将枋头据住。可巧魏主冉闵,与燕鏖兵,战败被擒。冉闵之子冉智尚守邺城,由将军蒋干为辅,派人至谢尚处乞援。谢尚即调戴施援邺城,助守三台。

    单字解释: 蔡 谟 称 疾 拒 不 上 朝 苻 健 称 王 安 据 关 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