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是谁?徐向前元帅称他“老战友”,李先念主席称他“老班长”,许世友、陈再道等称他为“老领导”!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是我闻之詹才芳(一)

    【詹才芳|中将|红四方面军|八路军|第四野战军|开国将军轶事|新编|20230825】

    原创|吴东峰

    开国将军轶事新编中将卷(未定稿)

    不是小说,亦非正史。

    如是我闻,姑妄听之。

    詹才芳(1907-1992)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生吃素,见血无数。

    面狠心善,沉默是金。

    开国将军之名人多知之,而詹才芳将军之名鲜闻也。

    将军湖北黄安高桥区詹店人,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1927年转入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政委、三十一军政委;抗战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冀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四十六军军长。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均为军职干部者,开国将军中鲜有也。

    1990年5月23日,东峰到北京三O一医院十一楼十八病室八床访詹才芳将军。医生、护士告我,来访之人有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洪学智、秦基伟、陈锡联、陈再道等,徐向前元帅称其为“老战友”,李先念主席称其为“老班长”,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洪学智、秦基伟等将军称其为“老领导”。

    詹才芳秘书刘曙光言,某日中秋,将军托他去看望陈锡联将军,陈夫人闻知,即对警卫言:“告诉首长,就说首长的首长派人来看首长了。”

    将军资历之老,亦鲜为人知也。

    詹才芳将军高大魁梧,耳长唇厚,双目望人如鹰视。性内向,好沉思,凡人来访,不吐只言片语,皆失望而归。幸将军之女詹鹰、婿宋小齐与东峰叙之甚详,特此记之。

    出身雇农的詹才芳,家境极贫寒,七岁,母亲病没,三年后父亲和二姐因错食野菜中毒而亡。孤儿詹才芳被大姐詹厚娣收留,放牛、砍柴、包做家务。姐夫余楚臣,思想进步,为中共早期共产党员。

    詹才芳十六岁时,经余楚臣介绍到武汉一家饭店当杂役。将军回忆,某日,姐夫余楚臣的侄儿余义民突然带一位穿长衫的先生到饭店来,其人面容清癯,举止庄重,态度谦和,气度不凡。经余义民的介绍,詹才芳认识了大名鼎鼎的一大代表董必武,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

    1924年,詹才芳经董必武介绍到武汉中学半工半读,初步接受马列主义,遂参加革命。而后率队在黄安县南部活动,打击反动势力。将军行走如飞,机智灵活,战斗中多次遇难脱险,均化险为夷,人称打不死的“飞毛腿”。

    武汉中学,为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也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地,其中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黄麻起义后著名的木兰山七十二好汉,武汉中学有五人,詹才芳是其一。詹才芬晚年仍记得初见董必武先生的情景,位于武汉涵三宫街的南面,一个砖砌的方形小院门,五间房子的中间是校政厅,北墙上有一对联:“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横额为“朴诚勇毅”。董必武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个字你认识吗?”詹才芳回答:“朴、诚、勇....后面一个不认得。”董必武说:“这个字读毅,就是坚毅的毅。朴就是朴素,诚就是忠诚,勇就是不怕死,毅就是要坚决革命,革命到底!”

    詹才芳将军一家,多为大革命时期入党参军者,革命的积极分子,一腔热血,满门忠烈。全家四兄弟,詹才华、詹才进、詹才芳和詹才银(孪生)都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后,大哥詹才华和四弟詹才银惨遭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大姐詹厚娣嫁与新田浦湾,姐夫余楚臣,进步知识分子,大革命时期入党,“四一二事变”中亦被国民党杀害。

    詹才华为早期共产党员,高桥区委书记,黄麻起义带头冲锋。起义失败后,家乡土豪带领还乡团突袭其家,将詹才华逮捕后鞭挞至死,砍头示众,挖鼻眼,掏心肝,头颅高挂黄安城。大哥牺牲的惨烈,詹才芳将军耿耿于怀于心。某日,经请示董必武,将军率领两个学生连回乡报仇,架机枪“突突突”,怒杀反动派、土豪劣绅数十人。

    黄麻起义失败后,詹才芳与李先念、王树声、陈再道、王宏坤等人转到黄陂县木兰山区坚持武装斗争,后人称之为“木兰山七十二名好汉”。詹才芳生前曾告诉女儿詹鹰,我们是打了败仗,逃进木兰山而已,我不是英雄,但为了组织起来,坚持下去,重整旗鼓,才被任命为黄陂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1932年3月22日至5月8日,红四方面军在安徽省六安县苏家埠地区成功进行一次围点打援战役。徐向前回忆,苏家埠战役历时四十八天,红军取得了歼敌三万余人的空前大捷,并赞扬红四方面军主力十师三十团,圆满完成了“围点”和“打点”的任务,为整个苏家埠战役立下了首功。笔者采访时任三十团政委的詹才芳时,将军神志尚清晰,但言语困难。他只谈了一句话,“徐总指挥给我的命令是,死死围住淠河苏家埠,打击增援该点的敌军,打援成功后再打苏家埠。”而后眼睛发亮,喃喃自语,经秘书仔细辩听,为苏家埠大捷后,红军士兵瓦解敌军的宣传歌谣:“老乡老乡,快快交枪;放下武器,红军有赏,若不交枪,困饿死光,......”

    1933年,红四方面军直辖的四个师扩编成九军,詹才芳担任军政委。7月,红四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后,詹才芳将军率部参加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等战役。后任三十一军政委,川西第五纵队司令员。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1999年8月21日在珠海对詹才芳次女詹鹰、婿宋小齐的采访,后来又陆续了采访了尤太忠、陈锡联、刘曙光等知情者,并参阅了徐向前著《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詹杨著《战将的足迹—詹才芳将军的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许世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等有有关书籍。“斋公詹才芳”文章最早发表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开国将军轶事》。

    感谢詹鹰、宋小齐在住院中反复多次对此稿进行了细致的勘校!

    吴东峰于2023年8月25日上午与张鹰、宋小齐3次通电话、第4次修改于碧桂园三东堂。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洗稿可耻

    单字解释: 他 是 谁 ? 徐 向 前 元 帅 称 他 老 战 友 李 先 念 主 席 称 他 老 班 长 许 世 友 陈 再 道 等 称 他 为 老 领 导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