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钱海岳夫妇

    钱海岳曾自述说:

    予少有大志,束脩以来,欲尽读天下奇书,交天下奇士,穷天下奇山水,建天下奇功业。

    01

    在唐末时期,有一位叫钱缪的节度使,以杭州为首都,在吴越地区建国,史称吴越国。后来,虽然吴越国在历史上烟消云散,但钱缪的子孙仍然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我国科学界有著名的“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这三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咖,都出生于浙江省。钱三强出生自于湖州,钱伟长出生于无锡,而钱学森出生于杭州。

    钱氏可不仅仅在科学上出人才,人文社科也是人才济济,比如著名的作家钱钟书也出生于无锡。还有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也来自于无锡。

    国学大师顾颉刚生前曾提到:“无锡这地方出人才,在史学界我熟悉的一个是钱穆,一个是钱海岳。”

    02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来讲讲钱海岳先生。

    我们都知道明史专家顾诚有一本《南明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但钱海岳先生所著《南明史》多达300万字,用尽一生,直到去世都未能出版,直到今年,经多方努力,才得以出版。

    钱海岳自上世纪20年代即开始从事南明史研究,1949年后曾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明史课程,并完成了史学著作纪传体版《南明史》。文化大革命中,因其曾表彰郑成功,被诬为宣传蒋介石反攻大陆,1968年1月14日被拉至南京明孝陵上推下摔死。

    钱海岳生于1901年出生,师从梁启超、辜鸿铭等大家。

    上个世纪20、30年代,战火纷飞,国家遭受外辱,知识分子也在思索着国家的命运。钱穆说:“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遂著《国史大纲》。这本书的目的是教育国人,甚至是想在亡国之后,教育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甚为悲壮。

    而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钱海岳同样也在思考着民族的命运,想着从历史寻找教训,因为其研究对象为南明,遂决定写《南明史》。

    钱海岳历尽艰难,收集各类资料,竟然多达一卡车之多。历经万难,经过无数个孤灯长夜,《南明史》手稿终于完成,而这整整花去了35年时间。

    但就在这个时候,钱海岳不幸遇难。因为其书中赞扬郑成功,于1968年,被人拖到明孝陵摔死。

    而钱海岳搜集的近辆卡车资料笔记被付之一炬,这其中有不少孤本,令人痛惜。而最为重要的《南明史》手稿却不知去向。

    03

    1971年,顾颉刚根据周总理指示,主持《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在计划书中提到:“钱海岳独竭数十年之精力,编成纪传体的《南明史》百数十卷,足备一代文献。”“如能觅得,应置《明史》之后。”直到1979年,经钱氏家人多方寻访,才找回《南明史》稿本,其中包括96卷完稿和24卷草稿。

    顾颉刚对该史稿写了一段话:

    “此书为钱氏始作于一九三一年,完成于一九四一年,及一九六八年一月十四日,不幸为林彪、四人帮诬害致死,又历二十四年,时工作于南京图书馆,馆中藏书丰富,随手补充,更为完备。人虽死而著作犹存,稿藏其女婿堵仲伟家,越十年,堵君乃以之见。余当一九七一年四月承周总理命,主点校二十四史,参加出版会议,即曾提出寻求此书。次于明史史后,清史稿之前。时同人以为应俟二十四史点校完成后再议。今全书已完成矣,此稿适出,其当与国家出版局及中华书局主事者共商之,俾不没钱氏以四十余年之精力完成此稿之苦心也。”

    然而,直到2003年,中华书局在钱海岳亲属后人的支持下,对稿本进行整理,经过2年多的努力,终于使这一史学巨著得以“降生”,全书计14册、120卷、350万字。

    04

    钱海岳曾说,文艺男青年的风花雪月是他年轻时玩剩下的。为何这么说?

    钱海岳父亲父亲钱麟书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人,直到宣统三年,民国成立的前夕,其父转任安徽绩溪知县,民国六年任青阳县知事。出身士大夫之家的钱海岳,早年即以文采知名。1912年,他入读无锡东林学堂。1921年前后,曾就读于金陵中学。来自于书香门第的钱海岳,在求学的道路上,一路平顺。

    其家境、其学识,实际上都是支持其风花雪夜的。

    但国耻蒙面,哪里能有什么闲情雅致?南明史是一段空白,国家当时需要、未来需要,末世需要、盛世更需要,所以在白话文已经流行的时候,他并不考虑后人阅读的感受,严格按照《史记》的表、书、本纪、列传的格式,不求传播的广泛,而求正统严肃。

    以此留下一部史书,让后人铭记那段历史。

    他写书的意义就在于灾难面前他要出来承担,给人绝望中的希望,在太平盛世,莺歌燕舞间他要敲响警钟。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有一部经典剧作《桃花扇》,粗看是些男女情愫,实则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正如《桃花扇》结束前的那段合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而钱海岳要做的就是,让后来人看见前朝的楼起楼塌。

    有些人,一生在做一件事。

    吾辈当自勉。

    单字解释: 一 生 只 做 一 件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