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40多岁的耿飚回乡探亲,两位兵团司令陪同,到家乡又遇到一位司令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新中国建立之后,耿飚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并没有参与将军授衔仪式,而是接受调令,在1950年初去到外交部工作,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芬兰、丹麦、巴基斯坦大使。为何让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突然转行去当大使呢,这一决定是当时周恩来总理做的。耿飚不仅在战场上有勇有谋,更是在人际关系上处理妥善恰当。耿飚曾护送过美军观察组到晋察冀根据地参观,也曾在北平军调部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和在工作中的表现,都让周总理认为耿飚有出任大使的头脑和资历。耿飚至此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外交生涯。1978年,耿飚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出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81年3月任国防部长。耿飚从一个贫苦家庭出身连学都上不起的穷小子,到最后成长为国家副总理,这一生的成长历程是无比艰难的。

    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耿飚,因为贫困从小就地主放牛。长大后的耿飚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推翻地主阶级农民才能有好日子过,所以在工厂当学工的他积极参加工人的罢工斗争,并于1925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湖南革命形势进入高潮。耿飚所在革命队伍按照党的指示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在革命斗争中,由于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耿飚一直担任醴陵游击队队长,积极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28年耿飚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耿飚时任红二师第四团任团长,此时正是第五次反围剿。在保卫建宁之战中,红一军团在建宁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三天三夜,国民党倚仗自身空军向红一军团阵地倾泻炸弹,山头都被削平了一半。耿飚奉命前去增援,为了更快速到达战场,耿飚命令队伍扔掉除武器外负重物资,随着耿飚部队援军的到来,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国民党军队见大势已去,便开始仓皇逃窜。因为此战耿飚把党员干部带上去打了先锋,所以战后,耿飚被上级领导罚写了文章《反对个人勇敢》。因为写得很好,此篇文章还发表到了期刊《红色中华》上去。耿飚在1950年接到中央的调令之后,发觉自己从十几岁出来闹革命,至今自己都四十多岁了,期间都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思绪至此,思乡之情越来越浓,遂决定在去北京报道之前回一趟湖南醴陵老家,看望一下亲朋好友。同兵团的杨得志将军得知之后,同样身为湖南醴陵人的他也难抑思乡之情,杨得志将军自少小离家参加革命之后,也再没有回归家乡。听着耿飚要回家乡去,杨得志也决定一起回去。与他两同行的还有一位将军,这位将军是新疆军区副司令员陶峙岳。陶峙岳司令是湖南宁乡人,他们三人决定结伴同行。

    杨得志比耿飚小两岁,却比耿飚早两年参加革命。杨得志是冀鲁豫边区的抗日名将。在创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时,由于地方党组织力量薄弱,杨得志便十分重视当地的群众工作与党组织建设工作。1943年秋,日军对冀鲁豫边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日伪军共1.5万多人企图蚕食冀鲁豫边区根据地。对于此次日军发动的围剿,冀鲁豫军区决定发起八公桥战役,由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亲自指挥,针对敌伪军前实后虚的弱点,杨得志指挥军队趁夜暗风,突然发起奇袭,全歼敌伪军第二方面军总部,摧毁敌军堡垒十余座,击毙伪军数百名,俘虏伪军3200余人,粉碎了伪军蚕食抗日根据地的图谋。杨得志在冀鲁豫边区指挥军队,与兄弟部队紧密配合机动灵活地打击了日伪军,为平原地区反扫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耿飚他们三人行至汉口处拜会了罗荣桓、林彪等人,杨得志与陶峙岳决定在汉口多停留几日再回醴陵,耿飚拜别林彪等人后带着家属继续赶回醴陵。耿飚到达醴陵之后,遇见了曾经的故交陈明仁将军。陈明仁同样也是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原是国民党中将军长,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1955年授衔时,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陈明仁在国民党是出了名的敢说实话之人。在蒋介石视察部队时,不愿意充面子,在蒋介石讯问他所辖部队为什么军容难堪的时候,直接反驳蒋介石这并不怪他,而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有人大发国难财,以次充好,将质量不好的棉衣派发给士兵们,才会导致军服穿了几天就破的不成样子。蒋介石因为陈明仁直接顶撞气地连骂陈明仁滚出去。陈明仁在国民党是有名的干将,但在蒋介石的领导下,从四平贬到南京,又从南京调任武汉,一路上明升暗降,虚虚实实,陈明仁对此也颇有微词。在长沙起义前,陈明仁顾虑四平之战,共产党怕是对他有成见所以迟迟不敢下定决心。毛主席得知此事之后表态说:“子良起义后既往不咎,还要重用,至于以前的事嘛,当时子良在他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各为其主嘛!”陈明仁得知毛主席如此表态之后,感叹毛主席胸怀宽广,是真正的有肚量的人。

    耿飚到达醴陵之后,受到了陈明仁的热情招待。耿飚跟陈明仁之间原是故交。当年耿飚在军调部工作时,曾被派往东北到四平前线调停战事。当时陈明仁的71军正好是进攻四平的主力,驻扎在铁岭。当耿飚到达四平前线后就被陈明仁软禁了。战斗胜利之后,在四平陈明仁客气招待了耿飚。耿飚与陈明仁就国共两党前途方向问题争论良久,当时陈明仁还对国民党有着莫名的自信,斩钉截铁地表示,国民党才是正确的,对耿飚所持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军队这一说法嗤之以鼻。两人在争论之后谁也说服不理谁,就相约打赌看谁才是正确的。这次耿飚回乡会面,陈明仁在饭局上又提起当年争论两党前途的事情,感慨万千地对耿飚说,“是我错了,共产党是人民的军队,任何人、任何党派是战胜不了人民的。蒋介石他为了个人独裁主义背弃了人民是肯定会失败的。”深明民族大义的陈明仁将军此时已对共产党的政策和军队是由里而外的敬佩,正是有陈明仁将军这样深明大义的统帅,及时悔悟起义,才会使中国更快的解放,百姓早日过上和平的生活。

    湖南醴陵一共出了五位开国将军,其中开国上将有陈明仁、宋时轮、杨得志三人,有开国中将郭鹏一人,开国少将幸元林一人。除此之外,还有耿飚这样有赫赫战功,却因才能突出转向其他工作岗位而未能参加授衔仪式的将军。而在这些将军的身影之后更是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中华儿女,正是有了他们,中国才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才建立起来。如今,国家正在努力实现五个现代化,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复兴路上走得坚定且自信,人民当家做主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正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的理想,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理想里更应该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单字解释: 多 岁 的 耿 飚 回 乡 探 亲 两 位 兵 团 司 令 陪 同 到 家 乡 又 遇 到 一 位 司 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