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豫湘桂战役为何会发生大溃败?因被盟友卡脖子,再者将领想做看客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44年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也就是豫湘桂战役,日军实现了战略目标,一战贯通了河南、湖南、广西三省,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主导的军队发生了抗战中的第二次大溃退,日军基本上就没打几次硬仗就攻占了100多座城市,当时全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都占住了战略主动,为什么中国战场还会发生大溃败?

    这时候的日本大部分精锐部队的都调去太平洋和美国人死磕了,留下的大多都是乙种师团和一些抓的日本壮丁,伪军。刚开始可以说战斗力,装备,训练都不如人家。但是大后期全世界都在反攻,打了那么多年经验也有了,装备也好了,甚至在美国的帮助下已经初步取得了制空权,就这样还被日本人一路从河南打到贵州,豫中会战37天丢了38座城,日本人缴获的面粉汽油一直到投降都没用完,这可以用耻辱来形容了。

    同时这场战役使罗斯福对中国大失所望,本来打日本美国不需要求助苏联,认为联合中国就能消灭日本关东军了,结果中国战场这么不争气,美国不得不希望苏联攻击远东日军,而苏军则对中国军队更加轻视,斯大林完全打消了策动蒙古独立的顾虑。

    豫湘桂战役的失败,客观看,包括同盟国在内的情报机构,都对日军判断失误了,根本没有判断出日军的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也未能判断日军集中力量,孤注一掷,出动兵力超过武汉会战,此次战役并非中国派遣军单方面制订,而是日本土大本营,包括天皇首相参谋总长都参与了谋划。而且日本人留有一个绝对王牌的第三师团这个师团作矛头,该师团参与了日本近代史上与中国相关的历次重大战争,也是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直位于中国的甲种师团,所以不要因为豫湘桂战役中的日军都是战力不佳的部队。

    其实不得不承认的是,1944年的中国比1937年更虚弱更危险,经过7年血战,国力疲敝,抗战前编练的精锐部队和老兵损失殆尽,经济濒临崩溃,而当时国民政府所能掌控的精锐部队又都去了缅甸,如果史迪威能真心和中国合作,战局会大不一样。对于史迪威而言,中国战场和他个人荣辱关系不大,缅甸更为重要。而中国到了44年,其实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很多士兵都是小孩子。所以才会有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说法。实在是没人了。这时候只能依靠美国援助,而决定权又在史迪威手中。也因此只好把精锐送到国外。战争打的是国力,中国拼了7年,到那个时候还被盟友卡脖子,可想而知,境况有多悲惨。

    印缅战场和豫湘桂会战几乎同时开启,日军的意图很明显,希望借此最大限度地争取印缅战场的胜利。况且美械师被罗斯福要求全部投入到印缅战场,并以美援为要挟,勒令蒋介石务必把美械师投入印缅战场,以保证美国的利益。蒋介石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就这样砸在了异域,没能有效地遏制住日军在中国的横行肆虐。在这里要说的是,日军此战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是什么打通大陆交通线,而是摧毁中国境内的美军机场。从这点来讲,“一号作战”的目的几乎完全达到了,除了雪峰山脚的芷江机场,因为打掉了美军机场,美军空军从中国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计划就无法实现了。

    其实按理说,就算当时我们国力衰微,但是总不至于出现溃败的情况,在河南汤恩伯的40万大军被14万日军三天就打垮了,只有河南本土的15军以4个团几千人的兵力在洛阳与7万日军激战26天勉强能算战绩。国军尤其中央军压根就没跟日军死磕的打算。打的最好的就是衡阳的泰山军了,全军死怼来犯日军,结果是打废了日军两个师团,可悲的是被困47天无人救援啊,这是国军的顽疾,上万人的守军硬是守到3000人,还有2000是伤员,照顾病号都不够人手,老蒋还空投2次亲笔保证书,保证援军一定到,但衡阳内的守军就是看不到援军一个影子。

    显然当时的将领门都有各自的算盘了,抗战打的最胶着的时候,大家还能为国而战,也不含糊,但是1944年不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正在逐步歼灭了日本所有陆海空军事力量。整个国民党军队将领把自己当成了看战争的看客,希望日本和美国血拼,自己好做享胜利,这次是军队发生大溃退的根本原因,谁都不想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把自己的老底打没了,蒋介石下面的利欲熏心,各自心怀鬼胎的将领还怎么能团结一起齐心协力对付日本人,不相互打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单字解释: 豫 湘 桂 战 役 为 何 会 发 生 大 溃 败 ? 因 被 盟 友 卡 脖 子 再 者 将 领 想 做 看 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