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如果不急着北伐,蜀汉是不是能够持续更久一点呢?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蜀汉能否持续得更久,不取决于蜀汉,而取决于曹魏。

    只要曹魏下了决心,则蜀汉必灭。当然,还有一个巨大变量。那就是东吴。如果孙权突然雄起,然后带着江东豪族猛揍曹魏,那么蜀汉或许还有生存更久的可能。

    但是,孙权一直有雄起的心,却连淮河也打不到。因为江东豪族都是地主老财,赚了钱就埋在地底下,然后不玩了、也不打了。对于统一中原,他们毫无兴趣。

    既然决定权在曹魏,那么,曹操为什么没能灭掉蜀汉?

    就如曹操的军令鸡肋所言: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仅此而已。

    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汉中如此,益州也如此。所以说,汉中和益州这两个地方,非常尴尬。

    真得有肉吗?

    如果益州和汉中真得有肉,那么刘璋和张鲁这两个诸侯,早该冲出秦岭大山,去逐鹿中原了。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蜀地诸侯,只是边缘存在,其没有争霸中原的资本。

    所以,这就不算有肉。然而,就一点儿肉也没有吗?

    公元前316年,秦国庙堂围绕伐蜀还是伐韩展开了一场大辩论。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司马错关于伐蜀之利的论述是: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地足以广国、财足以富民,这就是蜀地的价值所在。地盘和财富,这都是战争资源。所以,蜀地并非无肉。

    那么,到底是有肉还是无肉呢?既有肉又没肉,这就是尴尬。所以,鸡肋这个比喻最恰当。

    蜀地就是这种客观形势。曹操明白、刘备也明白。但是,理性的决策,则是主观意愿和客观形势的合意。你不能只考虑客观形势,而不考虑主观意愿。

    天下九州,曹得其六。简单说就是鸡腿、鸡翅、鸡屁股,凡是有肉的地方,全成了曹操的盘中餐。甚至,不仅生米做成熟饭,而且已经咀嚼在嘴里、消化到胃里。曹操正在消化已经得到的九州之六。

    这是曹操,但是刘备呢?

    打了半辈子的仗,好不容易在赤壁之战抓住机会,猛得一口撕下了荆州南四郡。但,南四郡连鸡爪子都不是,刚够填饱肚子。但填饱肚子就有了力量,于是再接再厉,连同宗刘璋也要照打、连皇叔人设也不管,再一口气吃掉益州。然而,益州只是刚被刘备煮熟,需要吃下去、再消化。就在这时候,汉中张鲁来掀桌子了,还把曹操请来了。

    这时候,你让刘备怎么干?只能玩命,然后死磕到底。

    汉中,对曹操来说,吃着挺香,但吃着费劲。因为碰上了刘备,这家伙非要死磕。所以,继续吃下去,则是投入与收益比不划算。所以,这就是个利益问题。

    汉中,对刘备来说,不是吃着香不香的问题,而是没得选、只能吃。汉中守不住,益州就守不住。而益州守不住,孙权凭啥允许刘备占着荆州南四郡。所以,这就是个生死问题。

    因此,在主观意愿层面,曹操和刘备无法同年而语。一个是勉勉强强,一个是孤注一掷。于是,汉中谁主沉浮,也就可知了。

    曹操对于汉中是个态度,魏国对于蜀国也是这个态度。我们老曹家是一个暴发户。但我家这个暴发户是创业创出来的。有钱了、发财了,接下来就不能继续冒险了,而是要守业。创业难,守业也难。

    所以,曹魏需要时间,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吃掉和消化掉整个中原地区。吃完了也消化完了,接下来才能长肌肉。等长完肌肉了,那就可以完虐东吴和蜀汉这两个不死小强了。

    在消化中原和长肌肉的过程中,曹魏能灭掉蜀汉吗?

    “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不好说。因为曹魏必须要去冒险。而在战争冒险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数。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所言: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难平之事,充满了这种硬转折。荆州刘表死了、荆州刘备趴下了,然后曹操拊手雀跃,甚至都要横槊赋诗一首“天下已定”。但是,硬转折出现了,赤壁之战把曹操打得仓皇南顾、狼狈北窜。接着是天下三分,刘备汉中之战、关羽襄樊之战,这就是“汉事将成”之时。但是,硬转折再次出现,东吴违盟了、关羽麦城了、刘备托孤了、曹丕称帝了。

    这种硬转折以及这些个硬转折中的大事件,哪一个是人力所能预见、所能改变的?

    波涛汹涌的时候,你得找个好舵手。曹操没有这个把握,曹操以后的子孙也没有这个把握。但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却谁都能掌舵。所以,不冒险了、长肌肉去,等时候到了,直接靠国力碾压,咋就不行了?而这就是曹魏的策略。

    所以,曹魏未必不能灭蜀,但不确定的因素太大。尤其是在吴蜀同盟之时,再来一次赤壁之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东吴和蜀汉想要发起一场从南扫北的官渡之战,却真心没有可能。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汉中王刘邦当然不行,汉中王刘备也不行,甚至益州疲敝的蜀汉也不行。因为刘邦、刘备以及诸葛丞相,你们都没有资本。但是,曹魏却可以,因为曹魏有这个资本。时间够了。曹魏只能越来越强,蜀汉和东吴只能越来越弱。长策取胜、坐定天下,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好,而是看谁用。

    然后,再说蜀汉的策略:如果诸葛亮不急于北伐而是蓄积国力,那么蜀汉会不会存在得更久一点儿?

    非但现在人这么想,当时的蜀汉集团中这么想的,大有人在。特别是益州的土著豪族,这些人跟江东豪族一个调性,有地、有钱、有面儿,为啥要打仗?逐鹿中原干啥、兴复汉室干啥?

    益州土著可以这么想,但荆州客卿和后主刘禅却不能这么想?所以,整篇《后出师表》,诸葛亮都在批评这个策略。

    最意识形态的论题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是蜀汉立国的合法性。刘备折腾一生的目的,是要兴复汉室而不是当个割据军阀。关羽、张飞、赵云以及荆州才俊背井离乡,跟着刘备来到益州,也不是拥戴个益州侯或汉中王,而是要兴复汉室。蜀汉是理想立国。理想是兴复汉室。没有这个理想,不仅荆州系失去存在的意义,益州系也失去了支持的必要。支持刘备和支持曹操,到底有啥不同?旗帜不一样就,就这么大的不同。

    人是讲理的,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世界不是谁钱多谁说了算、谁力量大谁定章程。如果是这样,不仅赤壁之战不用打,官渡之战也不用打了。曹操没有袁绍有钱、曹操没有袁绍力量大,那就袁绍说了算多好。

    最经验主义的论据是“陈其事如左”的一系列论述。

    高祖刘邦牛不牛,却也要“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不冒险、不努力、不进取,就不会有大汉江山。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刘繇、王朗,真是要以长策取胜了,却眼睁睁地看着孙策做大、兼并江东。

    曹操厉害不厉害,仿佛当世之孙子和吴起。但是,曹操的成功史却是用失败堆积起来的。这家伙没死,当真是老天眷顾了他。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历史一遍又一遍的证明:要成功、必冒险。这就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失败了,却不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去争取成功。而蜀汉要的是成功,而不是总结失败教训,所以必须讲经验主义。

    最冷酷计算的博弈论是“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蜀汉在当时是个什么境况。民穷兵疲、益州疲敝,这是概括,而具体是什么呢?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这就是蜀汉集团的精锐力量,如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武将,如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战士。但是,这些人是益州原产吗?“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益州这种地方只能盛产李严、孟达这种豪族精英。这些个豪族精英有没有能力不知道,但肯定不好用、还不忠诚。所以,蜀汉的精锐力量,也是最积极进取的力量,是赵云这伙人。但这些人都老了,等他们都老死了,却没有人能接替他们。

    这就是诸葛丞相对蜀汉的国情分析。博弈是个动态过程。因此,立足国情之后,还要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打曹魏,曹魏就来打我们。甚至,都不用曹魏打我们,内部的荆州系和益州系就能打起来你。与其等着曹魏来打,与其等着空耗内力,还不如直接出兵打曹魏,即所谓“住与行劳费正等”。

    所以,诸葛亮北伐,是蜀汉不得不进行的大事业,因为合法性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也是蜀汉不得不采取的大战略,因为蜀汉追求的是获得成功而不是反思失败;还是蜀汉不得不实施的大策略,因为北伐曹魏还是等着曹魏来伐都要花钱。

    诸葛亮北伐失败了,蜀汉也被曹魏灭亡了。这个历史结果不能证明诸葛亮北伐导致了蜀汉灭亡。因为决定权不在蜀汉也不在诸葛亮,而在曹魏。

    蜀汉灭不灭,就看曹魏的决心。司马昭要篡位,而篡位就要有拿最硬的功绩。而灭国就是最硬的功绩。到这个时候,魏国的统治集团才下了最终决心。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内部矛盾斗争出来的决心,才是最大的决心。

    诸葛亮努力了,然后失败了。努力却失败,是个大概率事件。如果努力了就成功了,那遍地都是王侯将相和富商巨贾。

    那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是正确还是错误呢?这是最理性的战略,也是蜀汉不得不做出的战略。因为这就是在以战争的不确定性打破趋势的确定性。

    趋势的确定性就是曹魏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打破这个确定趋势的办法,是制造不确定性。

    纵横捭阖的外交谋略,如六国合纵、如吴蜀同盟,早晚都要废。弱者之间的结盟,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而成功的结盟,多是弱者与强者结盟去对付另一个弱者,或另一个强者。因为结盟制造的不确性太小。

    战争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是足以改变固有趋势的事件。所以,蜀汉北伐,是诸葛亮能够做出的最理性的战略决策。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如 果 不 急 着 北 伐 蜀 汉 是 不 是 能 够 持 续 更 久 一 点 呢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