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伤心的鲁国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泺水之源

    鲁桓公十八年,是鲁国最伤心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满怀大国雄心的鲁桓公在羞辱中死在了齐国!

    而这时的鲁桓公,年龄仅仅三十五六,正值壮年!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是老资格的大国领导人。尤其这几年,鲁桓公更是志得意满,不但打破了以齐国为首的国际孤立,而且在反复干涉郑国内政的过程中坐上了国际盟主的位子,虽然这个位子还没坐热,但那种感觉总是非常的享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齐僖公、郑庄公们的相继离世,让鲁桓公以为自己也可以继承前人光荣的足迹,但他哪里知道,一个更加凶狠的齐襄公正在向他走来!鲁桓公十七年夏天,齐襄公发兵入鲁,在奚地之战中狠狠教训了一下鲁桓公!这一战,不但打碎了鲁桓公的大国雄心,更是剥下了鲁桓公所谓国际盟主的虚弱外衣!鲁桓公非常后悔,自己那一番“疆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的弘论,如今看来,不但沦为笑话,更像是他色厉内荏的一时狂言!

    这不,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需要在战场上争取。在齐襄公的铁拳教训之下,于公元前694年,即鲁桓公十八年的春天,鲁桓公带着夫人,乖乖的去齐国朝见自己这位大舅哥——齐襄公!齐襄公想,你这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你点颜色你还染大红!去年,齐、鲁、纪会盟,齐襄公尊重鲁桓公的意见,如鲁所愿与纪国和好,但你鲁桓公竟敢耍弄寡人,不把卫国之事放在心上!甚至敢于勾结卫黔牟、宋庄公伐邾,真是不识好歹!

    文姜

    带着夫人文姜去齐国,不会是齐襄公的要求,而更像是鲁桓公胆怯之下的个人主张。鲁桓公惹得齐襄公不高兴,心里不踏实,所以就想着让夫人陪同。心想到了齐国,夫人在旁,也好兄妹款曲,调和关系,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目的。但是国君出行,属于军国大事,必须告诉宗亲和大臣。其中,大夫申繻就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申繻认为:“女人出嫁有了家,男人婚后有了妻室,就要安分守己!是女人就不能轻易离开家庭,是男人就不能停妻再娶,只有这样,才符合礼制的要求!背离这种基本的人伦基础,必然会栽跟头!”当然,鲁桓公是听不进去的!非要带着文姜远足齐国,何况文姜回齐探亲的心思也已经热了起来,岂能反悔!

    于是,鲁桓公带着文姜,一行人前往泺水之滨,参加齐襄公做东邀请的新春之会。泺水之会,地点在今天济南附近。济南市有名的趵突泉,就是泺水之源,可以料想,如此风景,在当时也属游览胜地。齐襄公与鲁桓公在此盟会,就算翻过了去年那不愉快的一页,重归旧好,于是共同来到临淄,让文姜回娘家!来到临淄,文姜真是何等的高兴,眼前,魂牵梦萦的故乡及其一草一木;早晚,从小一起玩大的那些兄弟姐妹。这一切,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多么叫人难分难舍!文姜嫁到鲁国,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也只有生孩子的任务。文姜想想,自己虽然贵为鲁国夫人,但最美好的记忆还是在齐国。那时的她,作为齐国公主,何等的快乐、自由与幸福!

    故乡齐国,让文姜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但快乐中的文姜,一想起鲁国那阴冷的宫殿,还有种种的清规戒律,尤其想到那些曾经把仲子送进墓穴的宗族大臣,就心惊胆战,阴森恐怖!就这样,文姜流连忘返,不提回鲁国的事情。眼看春天已逝,夏日新临,三四个月就这样过去了,鲁桓公真是非常着急,鲁国还有一大摊子事呢!因此催促文姜回鲁,但文姜就是一个字:拖!文姜不但不愿回去,还越来越讨厌鲁桓公,讨厌这个胆小怕事,色厉内荏,而又心底阴暗、手段歹毒的家伙!因此不但不在齐襄公和众兄弟中说鲁桓公的好话,还尽拣鲁桓公的坏事讲,这越是说鲁桓公的坏话,文姜的兄弟们就越是仇视鲁桓公,恨不得一刀宰了他!

    这一日,文姜说是要去一趟哥哥齐襄公那里,说说回鲁的事,但去了好久不回,等得鲁桓公心急,于是就亲自去找,也好一起说说。可巧的是,鲁桓公进去,看见齐襄公与妹妹两个正在相拥而泣,难舍难分!鲁桓公一看,非常失望,转头回到自己下榻处,等文姜回来。天色已晚,文姜归来,进得门后,就见鲁桓公早已气得青筋暴露,脸色难看。文姜陪着小心问候,哪知鲁桓公更是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文姜不敢回话,小心伺候,一夜无话!

    次日,齐襄公的公子,有名的齐国大力士公子彭生一大早就驾车来接姑姑文姜,说好了今天与姊妹们一起游玩,鲁桓公一看是公子彭生,心中畏惧,不敢吱声,由着文姜随公子彭生去了。一路上,文姜说起昨夜之事,竟然桃花带雨,珠泪涟涟,越说越气,竟说无论如何也不想着回鲁国了!这公子彭生,一个典型的莽汉,听到姑姑受这等委屈,好生恼怒!等着文姜们去玩,就回到宫中,把这一切告诉了老爸齐襄公!让老爸齐襄公替姑姑出气。齐襄公闻言,虽然恼怒,但碍于情面,怎可轻易为了妹妹出气?何况这是齐、鲁两国之间的大事,岂能儿戏?

    齐襄公心想,不如让鲁桓公回家算了,免得夜长梦多!又让鲁国人多说闲话!于是在四月十日,设宴招待鲁桓公,加以安抚,并同意劝妹妹文姜随同鲁桓公回国。鲁桓公一听,自是高兴,于是当着齐襄公的面,说了些千恩万谢的话,之后便频频举杯,痛表决心,不知不觉,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宴会结束,齐襄公让公子彭生送鲁桓公回去歇息。

    这公子彭生一看,好个鲁桓公,不但没有得到惩罚,还凭着花言巧语,让我父亲放你回去,这还了得!因此一路上载着鲁桓公狂奔,想欺负一下鲁桓公,哪知鲁桓公酣醉在车,没有反应。公子彭生眼看到了鲁桓公下榻之地,于是先将马车减速,再扭头一看,鲁桓公像是死人一样,便赶紧停车,拉起鲁桓公狂喊,哪知鲁桓公兴奋之下,饮酒太多,加之太胖,又心脏不好,已经猝死了。这一切,被驿馆门外的鲁国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公子彭生杀的!

    可想而知,鲁桓公在访齐之中非正常死亡,这是非常严重的国际事件!如何给鲁国交代!当然,鲁国人也会不依不饶!齐襄公想,没有凶手啊,我让公子彭生去送,你家国君半路上死亡,这也不能怪公子彭生吧。但是,鲁国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不是公子彭生下的毒手!

    双方僵持之下,鲁国随行大夫找到齐襄公说道:“我家国君敬畏齐君天威,心怀忐忑,难以宁居,因此前来齐国,期望重修旧好。但现在访问结束,竟不能活着回国,甚至找不着凶手,这等羞辱,鲁国何以面对诸侯,何以面对鲁国臣民,请杀公子彭生以了结此事!”

    齐襄公无奈,与大臣商量,大家一致认为,鲁国是盟国,不能拒不答复。公子彭生驾车送鲁桓公回去,使命在肩,桓公之死,难脱干系,而且又有鲁国人现场指证,因此不得不杀!无奈之下,齐襄公命公子彭生自裁以谢鲁国。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公子彭生大喊冤枉,拔剑自刎,立时死于阶下。

    就这样,齐、鲁关于鲁桓公之死达成协议,四月末,送鲁桓公灵柩回鲁。鲁桓公死后,长期难以下葬,直到这年的十二月十三日,才得以入土为安。从鲁桓公去世算起,时间足足过去了八个月!不知这期间鲁国究竟出现了何等障碍,以致如此!

    鲁桓公之死,非常悲惨!尤其年纪轻轻,便身死他乡,而且还是非正常死亡。这样的死亡方式,让人们想起鲁桓公是如何与公子翬合谋暗杀鲁隐公——那位从小照料过鲁桓公的兄长!如果这是对作恶者的报应,则又何其令人唏嘘!

    当然,从此文姜再也没有回到鲁国!

    公子彭生送回鲁桓公

    单字解释: 伤 心 的 鲁 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