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原大国囗中的夷狄-秦,为何在即将灭国之际却又浴火重生呢?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秦国的先祖嬴非子是给周王养马的奴隶,因为养马养得特别好,周孝王便把秦池赏赐给了嬴非子,并给他的部落赐名为秦部。

    到了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秦襄公率领着秦军一路护送有功,周平王便把岐山以西的所有土地全都给了秦襄公,又封了秦襄公为秦候,秦国从此成为了正式诸侯之一。

    到秦穆公时期,秦国发展到一个高峰。开辟国土千里,称霸西戎,甚至打的晋国割让了整个河西之地给秦国。但在那些中原大国的眼中,秦国始终都是夷狄之地。

    之后,因为没有了西戎的威胁,并且拥有无比广袤的土地,秦穆公的后代们开始败家了。秦国,这个西方的第一恶霸,称霸西面无人敢犯,可在秦穆公以后慢慢弱了起来。

    首先是西戎里的义渠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秦国背后的一个隐患,每到关键时刻,它就会出来捣乱。

    还有西南的蜀国也抓住机会,趁机拿下了南郑要道,掌握了秦蜀战争的主动权。

    秦国对外四面为敌,被逼着不断发动战争,对内国力下滑,朝堂之上还暗潮汹涌,貌似已经离死不远了。

    而此时秦国内部又发生了动乱。公元前415年,秦灵公被自己位高权重的叔叔赢悼子赶下了君位。赢悼子自立为君,这便是秦简公了。

    秦灵公有一个儿子,叫赢师隰(席),秦灵公被赶下台的时候他还是个吃奶小子,秦简公怕留下祸患,便将其和其家人流放至陇西河谷。

    赢师隰的家人生怕秦简公哪天后悔了再来将他直接弄死,便连夜逃到魏国去了。也幸好他的家人聪明,要不然以后就没有强大的“新秦国”了。

    秦简公上位以后,深知现在秦国四面临敌,实在是不适合再继续战争,便着力发展秦国内政。

    可是留给秦简公的时间明显不多了,因为魏斯那边正磨刀霍霍的准备宰掉秦国呢。

    公元前409年,魏国的变法胜利告终,魏斯将新练出来的七万魏武卒全都交给了未来战神吴起,让他奔赴西面战线攻打秦国。

    几年时间,吴起就拿下整个河西之地,将秦人赶到了洛水一带。晋国几百年都未完成的事业,吴起不过用了短短几年便完成了。

    秦国从此失去了东大门函谷关,彻底暴露在魏国人的钢刀之下。

    占据了函谷关以后,吴起在大荔北又修建了临晋关,在水路上彻底封锁了秦国人。

    这时的秦国,可以说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魏国没能一鼓作气拿下秦国,为秦国的再一次雄起留下了机会。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其子魏击继承了君位,是为魏武侯。

    公元前386年,魏赵之间走向分裂,这也使得魏国将死死压住秦国的河西兵力慢慢向中原转移,秦国终于可以彻底休养一阵子了。

    秦惠公在前387年的时候卒了,他两岁的儿子秦出公继承了君位,秦国的政权全都由秦出公他妈把持着。秦国的庶长茵和众臣秘密集会,密谋将秦国公子赢师隰从魏国接回来,干掉秦出公母子俩,立赢师隰为新一任国君。

    魏武侯因为前一段时间将赵国给得罪的死死的,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所以,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他也觉得有必要将秦国君位上的人换成自己人,而这个赢师隰在魏国多年,每次见自己都是卑躬屈膝,最主要的是过自己对赢师隰的了解,魏武侯发现这个赢师隰逢人便说魏国好,几乎将此地当成自己的家了,让一个如此热爱魏国的人来做秦国国君,那不正合了自己的心意吗?

    可让魏武侯万万想不到的是,就是因为他这个看似聪明的举动,给未来的魏国,甚至给未来全华夏的诸侯国都带来了一个强大的秦国!

    公元前385年,信心满满的魏武侯派人护送赢师隰从河西重镇阴晋出发,沿着秦、魏之间的传统路线,来到秦国郑城的关隘,准备回秦国争夺君位。

    赢师隰非常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所以表面上对魏武侯表现出无比的感激,甚至在出发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魏武侯还在,秦国就不会主动挑起跟魏国的冲突。

    这番话正好说到魏武侯心里去了。魏武侯这时候目光完全放在中原那边,之所以大力支持赢师隰回国争位,就是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亲魏的君主,保证魏国西部大后方的安定。

    双方盟誓以后,赢师隰就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不料守关的官吏右主然却相当不开窍,公然拒绝这位未来可能的国君入关。他对赢师隰一行人说:“臣有自己的底线,不能侍奉两位主人,公子请自便吧。”就这样把他们挡在了关外。

    对于赢师隰来说,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秦国国内立即知晓了魏国护送赢师隰回国的消息。小主夫人如临大敌,下令全军战备,阻止公子连入秦。

    这样一来,赢师隰他们从常规道路入秦的可能性就没有了。

    他们思前想后,只能冒险绕一个很大的弯子,绕到西北方狄人控制的乌氏寨,从那里入秦。

    这是一段极其夸张的长途奔袭,相当于绕着秦国转了半圈,前后要走上十多天,周围都是居心叵测的蛮族,而且要经过义渠国的领地,一路上潜伏着无数危险。就算最后走到了目的地,也会给秦国政府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那时候即使他们成功进入秦国,还有取胜的机会吗?

    但军事史上有一个奇怪的规律:有时候看起来最艰难的路线,却是最容易成功甚至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路线。赢师隰他们决定冒险一试,经过一段异常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乌氏寨门口。

    守关的是叫“菌改”的庶长,他没多说什么,直接开门把赢师隰他们接进去——也可能公子连本来就跟他联络好了,所以才绕到这里来入秦。赢师隰一行终于成功进入了秦国。

    秦国朝廷震恐,小主夫人紧急派军队到乌氏寨拦截赢师隰。

    但秦国贵族阶层根本不支持秦出公母子,而且早已经跟赢师隰串通好了。他们本来是按照朝廷的命令前往乌氏寨“击寇”,快走到的时候却突然改口说“我们是来迎接新主人的”,于是全体倒戈,跟赢师隰的军队会合到一起,共同杀向雍城。

    变故来得太突然,秦国政府措手不及,迅速被排山倒海的叛军击溃。小主夫人和秦出公被叛军杀死,尸体被扔到河里,赢师隰大获全胜,新一任秦君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登基。乌云散尽,光彩重新照耀大地,八百里秦川获得新生,秦国的黄金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自打继位后,秦献公极少对外战争,而是闷头发展秦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

    秦献公在魏国三十年,目睹魏国通过变法一跃而为天下第一强国的过程。这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把魏国的先进经验带到了秦国。

    公元前365年,韩赵魏三国欲灭亡秦国,在石门山中了秦军埋伏,秦军共斩杀三国联军六万余人,秦献公和秦国新军也在这一战侯威震天下。

    公元前362年,魏国向赵国发动了闪电突袭,三晋矛盾激化。秦献公抓住了机会,在西线四重镇频繁调集兵力,收复河西的意图非常明显。

    但不幸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伟大的秦献公薨了。新继位的是秦献公的儿子嬴渠梁,这便是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孝公了。

    秦孝公继位以后,暂时停止了对东面的侵略,并将俘获的魏军将领公孙痤放回。

    魏国因为和赵韩均有仇隙,再加上现在的秦国人也比以前猛了不少,便没有报复秦国,而是消停老实的呆着了。

    公元前359年,公孙鞅的变法在秦国有条不紊的进行,而如同虎狼一般的秦国也即将崛起!

    公元前352年,魏、韩和齐、卫、宋这五个中原国打的热火朝天,秦孝公趁此时机任命公孙鞅为大良造,趁魏国主力部队在中原撕吧之际,派出秦军锐士一举拿下魏国的旧都安扈,彻底将魔抓伸向了河东。

    公元前351年,秦孝公亲自领军出征,拿下河西诸多城乡,并将西河东面的固阳也给拿下。至此,秦国领土已基本恢复至秦穆公时期的疆域。

    公元前350年,公孙鞅又开始了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变法。秦国国力已成为诸侯之中的最强者,为秦始皇的最终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字解释: 中 原 大 国 囗 中 的 夷 狄 秦 为 何 在 即 将 灭 国 之 际 却 又 浴 火 重 生 呢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