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若曹操和刘邦争天下,谁的胜算更大?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曹操和刘备争天下时,刘备的实力明显要弱于曹操。他愣是靠着诸葛亮的谋略和手下几员大将的勇猛,才在鼎盛时期勉强和曹操打了平手。

    但如果曹操的对手不是刘备,而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两大阵营间谁的胜算又更大呢?

    曹操成长于乱世之中,自己本身就有着非凡的谋略之才,手下还收拢了一批能人志士。

    刘邦乃底层出手,手下虽有数位能人,但自身的实力属实一般。

    如果两人得以一战,谁更胜券在握呢?

    一定是刘邦。

    这时就有人问了,两人手下皆聚集了不少人才,曹操的自身实力又远强于刘邦,为什么胜利一定会属于刘邦呢?

    这其中的缘由,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刘邦少有猜忌之心

    自古的领导人,但凡是猜忌心重的,大概率都走不长久。

    毕竟一般能被鼎盛势力收拢到麾下的人,都是胆识和能力过人之人。

    他们在自己的领导手下办事,肯定不想时时受到猜忌。

    到时候自己一展宏图的心愿没有实现,还赔上了不少真心和精力,甚至为此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因此,只要是有能力之人,就一定不愿意被猜忌束缚了脚步。

    曹操是个典型的疑心很重的人。

    他在逃亡的路上因为戒备之心,误杀了热心招待自己的吕伯奢一家,是他一生都洗不掉的污点。

    他更是在精神极度紧绷的时候,失手杀掉了来为自己盖被子的仆从。

    这一切都昭示着他是个为了自保可以舍弃一切的人。

    这也就导致了他虽然能将一批从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志士收拢在一起,却很难长久地稳住这些人的心。

    刘邦则不一样,他在收拢人心这点上做得是一等一的好。否则,也不会一副地痞流氓的样子,就引来萧何、韩信等人来为他卖命。

    刘邦手下的这些人,武将在武力值上皆强过刘邦,谋士的谋划也远高出刘邦能自己达到的境界。

    更不必说完全可以自立门派的韩信,也甘心做他手底下的一名将军。

    这便是刘邦的人格魅力所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刘邦习惯以宽厚待人。

    对于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才,刘邦往往都是全身心的信任,这也使得他们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若是处于同一时代,给人才以更大发展空间的刘邦势必会比曹操更受欢迎,时代中的主力们通通归于刘邦手下,他赢得天下的可能性势必会更多一些。

    二、刘邦善拉拢人脉

    刘邦虽然技不如人,但他的社交能力绝对是一绝。

    在鸿门宴的生死关头,他都能得到项羽叔父的搭救,且靠着一张巧嘴和恰逢时机的眼泪,彻底抹除了盛怒的项羽对于自己生出的防备之情,

    为自己于绝境中赢得了一线生机。

    这能力是种天赋,一般人苦练也难以掌握。但刘邦却将这种能力运用得炉火纯青,让人才源源不断投入他的阵营之中。

    曹操虽也能说会道,但他的这项技能,只使用在他十分重视的人才身上。

    对于一般的人,他的处理方式便不如刘邦得民心,可能是直接冷漠地推开来,连试用的机会也不给对方。

    而且,曹操在使用劝说能人归顺自己的这项技能时,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成功。

    例如“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尽管曹操使用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化解掉他的固执,使得他为自己所用。

    这便是沟通的方式上出了问题。徐庶本就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又偏偏要拿人家最在乎的母亲的生命威胁人家,效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他的这种做法激化了徐庶对他的厌恶,更加不愿为他卖命,做些伤害自己前主公的事情。

    反观刘邦,一套亲切的问候,再加上推心置腹的劝说,对方坚定的心可能就会有所松动。

    在争夺至上权力的乱世之中,谁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自己身边来,并诚心诚意为自己服务,胜算自然会更大一些。

    三、刘邦本人更加平庸

    曹操自己是一个十分有想法和远见卓识的人,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力,他都是主要的决策人。

    其他人都是以辅助的身份向他提出意见,最终能不能被采纳,决定权完全在曹操。

    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导致权力的过度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要一意孤行之时,等着他的一定是无法挽回的错误。

    在这样的领导人手底下做事,再有能力的人,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位高权重之人一直霸占着金字塔顶端的机会,时间久了,自然会有部分能力强劲的下属心神不满,这很不利于整个阵营的团结。

    在这一点上,刘邦和曹操则刚好相反。他虽然年轻时当过芝麻小官,但那完全是个混饭吃的“公务员”职位,对他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

    但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平庸,使得自己身边的人才们能够众星拱月般围绕在他的周围,踏踏实实为他做事,不用担心自己被时刻打压。

    作为前期一直陪在刘邦身边的主力军师,萧何为刘邦集团出过半数以上的计策。

    在身边无谋士可用的日子里,刘邦就是这样全心全意信任着萧何,跟随着萧何的指示带领自己的团队走向权力的中央。

    刘邦用人从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因此樊哙等小商贩出身的人,最后也能跻身名将的行列。

    因此,在乱世之中,为了自己的名和利,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投奔刘邦而非曹操。

    四、结语

    曹操若和刘邦争天下,一定是输掉的那个,并非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不足。

    更多的,是因为他自身主意太多,削弱了周边人才的发挥空间,以及弱于刘邦的沟通能力,和越来越严重的猜忌之心。

    曹操确实是乱世之中以为很有手段和能力的领导者,但若是碰上了刘邦,他也只有乖乖认输的份。

    单字解释: 若 曹 操 和 刘 邦 争 天 下 谁 的 胜 算 更 大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