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读完《大秦帝国》我才明白,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它靠什么?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果想找一部描写战国时代大秦风采的小说,那非《大秦帝国》无疑。

    《大秦帝国》描写了从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秋天开始,到公元前二百一十年,一百五十年间,秦国从一个挨打弱国到一统天下的过程。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秦国和魏国刚刚结束了河西之战,两个国家,谁也没能占到便宜。秦献公在此战之后,一命呜呼,魏国丞相公孙痤也被俘虏。

    新上任的秦孝公忍辱负重,割地求和,广招天下英才,励精图治,从此,缩在西部边陲的小国秦国,一跃而起,成为有能力与山东六国争雄的强国。

    继而,通过五代人的努力,最终,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新的制度。

    为什么一代弱国秦国,能从挨打迅速成长为无敌强国?读完《大秦帝国》,我才明白,兴国之道,人才为本。

    一、 人才兴国

    秦孝公继位之后,为求秦国强大,去拜访百里奚的后人,那位老者对他说:“兴国之道,以人为本,列国皆然。秦国要强大,就要找到一个拥有扭转乾坤能力之人。”

    老者告诫孝公,自古以来王天下者,皆是放眼天下搜求人才。

    秦穆公身为春秋王霸之首,从楚国搜求了奴隶百里奚,从晋国找到了樵夫丕豹,理财名臣公孙支是燕国小吏,大军师由余更是金发碧眼的胡人。还有治民能臣蹇叔,是宋国的庶人。

    秦穆公得到这些人之后,委以重任,从此而成霸业。连孔子都赞叹:“穆公之胸襟,霸主小矣,当王天下。”

    他建议秦孝公,治秦者不必非得秦人,否则自缚手脚,自然不能长远。

    孝公因此向全天下搜求人才:凡以出奇计强秦者,位居高官,分享秦国土地财富!若能荐举贤才,也有重赏。

    一时,天下六大战国与三十多个诸侯小国,都收到了秦国的求贤令。

    由此,身在魏国,倍受冷落的卫国才子鞅(后文称商鞅),辗转来到秦国,几次试探之后,秦孝公与商鞅,惺惺相惜,从此引为知己。

    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他拜商鞅为左庶长,赏赐他秦穆公留下的镇国金剑,变法之中,右有违抗者,杀无赦。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商鞅之法,已深入民心。秦国强盛了很多,山东六国,再不敢小瞧于它。

    孝公之后,秦惠文王任用张仪连横之计,化解了苏秦的合纵之术。又在司马错和张仪帮助之下,取得西蜀肥沃之地,从此,国力更强。

    昭襄王文用范睢远交近攻之策,武用白起,从此,六国俯首而拜。

    到秦始皇,更是人才济济,在李斯、蒙恬等人帮助之下,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国也达到了鼎盛时代 。

    孙中山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这些宏大的成绩,单凭区区几个帝王,是怎么也做不成的。没有这些人才的加盟,秦国强盛,或许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二、 庸才误国

    世有人才,自然也有庸才。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上,都有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庸才。

    在秦国的发国史上,也有一些庸才,不仅与国无助,却还不遗余力地搞一些破坏。

    商鞅变法时,因新法触犯了一些老世族的利益。那些世族就躲在暗处,借机生事。

    五月的秦国腹地,牛车拉着粮食,农民们给太子交粮。谁知打开一看,粮食全部掺杂了石头等物。原来,粮食暗地里,被人换了。太子一气之下,杀了送粮之人,闯下大祸。

    幸而商鞅依据新法,给太子的老师处以刑罚。秦孝公也及时处理,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但从此,也给商鞅树立了敌人。

    秦孝公死后,老世族借机造势,车裂商鞅。并企图引进戎狄,铲除新法。他们还头顶血书,意图挟制新君,复穆公祖制。

    这些生事之人,损人未能利己,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他们反对的力量,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于国无利,于民有殃。最后,还葬送了自己。

    庸才,不仅秦国有,楚国也有。

    秦国想讨伐齐国,又担心楚国与齐国交好,就借机离间两个国家。秦相张仪对楚国说,如果楚国能跟齐国绝交,就给楚国六百里地。楚怀王信之,但张仪却使诈骗了楚国,楚王很生气,发兵攻打秦国。兵败而归。

    第二年,秦国想割地求和,楚怀王说,不要地,就要张仪。他想杀了张仪,以解心头之恨。

    张仪到了楚国,用钱财贿赂楚国大臣靳尚,靳尚一见珠玉财宝,早把国家忘得一干二净;张仪又把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哄得眉开眼笑。

    在这两人一前一后的美言之下,楚怀王也不记得自己信誓旦旦说过想杀张仪。就很爽快地把张仪放了。放张仪回秦国,无异于放虎归山。

    靳尚和郑䄂,祸害起自己国家来,眼晴都不带眨的。

    庸才祸国,秦国及时处理了内乱,未造成更大的损失;楚国却任由庸才作乱,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庸才之误国,可见一斑也。

    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人常说,乱世出英才。但英才之出,总得有伯乐,识得人才。韩愈《马说》中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说明,有英明的领导 ,识人善用,更为重要。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一跃而成强国。但商鞅并不是一出山,就到了秦国,得到重用。

    商鞅本为卫国人,为了做一番事业,他走遍天下,最后,落脚于魏国丞相府公孙痤座下,当了中庶子——一个不起眼的小官。

    公孙痤火眼金睛,识得商鞅大才。他临死之时,向魏王举荐商鞅为相。但魏王刚愎自用,有眼不识金镶玉,不肯重用商鞅。

    商鞅在看清事实之后,毫不犹豫离开当时最强盛的魏国,远走秦国。

    到了秦国,他几次试探秦孝公,在得知秦孝公确实深谋远虑,志向高远之后,才以真才相见。从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二十年时间,秦孝公任用商鞅治秦之法,把一个常年挨打的弱国,变成了一个风云变幻中自由驰骋的强国。

    不得不说,秦孝公的任人之举,是最根本的要素。他在用人方面,成全了商鞅,让商鞅一展大才,从而也成全了自己的梦想。

    山东列国,并不是不想用人。但他们,在选用人才方面,却有些欠缺。

    张仪未到秦国之前,先去了齐国和楚国,他本来选中了齐国,做自己事业的开端。为了帮齐国躲开与越国的战争,他自请入楚游说楚王。

    只因房陵之战,楚国失去了大量辎重、粮食,楚国令尹昭睢,便喝令侍从拿下张仪,打断了他一条腿。从此,楚国彻底失去了任用张仪和田忌的机会。而这两人,都是当时名重一时,才华卓著的大才。

    其后,楚国在张仪的算计之下,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同样因了这件事,张仪也没有得到齐国的青睐。他最终去了秦国,巧舌如簧,在秦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把一众强国玩弄于鼓掌之上。

    试想,如果齐国和楚国,当时识得张仪大才,与张仪共享国土,张仪还能到秦国去吗?

    领导无伯乐之明,只能有亡国之叹了。

    《格言联壁》中说: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大争之世,争的是人才。识人不明,谈何争雄?

    四、写在最后

    历史是一本皇皇巨著。每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大秦帝国》更是在我们面前铺排开了大争之世的纷乱与繁华。

    那些才华横溢之人,搅动了时代的风云,展现了自己的风采。而秦国之所以一跃而成强国,就因重才,舍得给人才重任与高官厚禄。

    秦国从设立丞相之职,到秦始皇时期,大多数的丞相,都不是秦国本地人。除了少量王族和外戚之外,丞相多是彻头彻尾的异乡人。

    这在战国时期,几乎不可见于他国。这些人才,在秦国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也把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我们今天读《大秦帝国》,不是想为大秦的霸气与苛政辩解,而是想从中找到可学之处。小说并不是历史,我们也没必要强化一部小说对历史的美化与虚构。

    任何一部书,都是美玉与瑕疵与共,缺点和优点同在。只要我们能学到其中一点精华,那这本书,就值得肯定。

    单字解释: 读 完 大 秦 帝 国 我 才 明 白 从 挨 打 弱 国 到 无 敌 强 国 它 靠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