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小伙献血被验出“小p型血”,比熊猫血稀有得多,不为发财大格局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小祝(化名)是一个挺善良的小伙子,平时热衷于献血。第一次献血的时候,他被检测出是B型血,往后每次看到“急需B型血”的告示之时,他都会不假思索地走向献血车,献上个300cc的血。

    而这一次献血有点奇怪:验血时,他被告知无法检验出血型,所以没给他抽血。小伙想不通,自己明明是B型血,而且血都献过多次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却验不出来。

    于是,献血站一位主任建议他去省城做血液化验。到了那边,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经历了几天时间的仔细检验后,结果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神秘的抗体,小祝的血液被检验出是“小p型血”。

    说到小p型血,想必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大众最为熟知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所以很多人认为人类只有这四种血型,这是人们对血型认知的一种误区。

    看过日本电视剧《血疑》之后,人们又知道了RH阴性血(俗称的“熊猫血”),从而使人们头脑里的血型的种类有所扩大。

    实际上,人类的血型十分复杂,远不止前面提到的几种,除了同卵双生之外,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的血型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需要对血型进行分系统划分。目前而言,已经发现的人类的血型系统有35个。

    前面说的A型、B型、AB型和O型血,以及RH阴性血,其实就分属于两种血型系统,前者为ABO型血型系统,后者为RH型血型系统。

    另外,还有MNSs系统、Lewis系统、Diego系统、Kell系统、Ii系统等血型系统。而P血型系统,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小祝的小p型血,就分属于这一系统。

    P血型系统的基因座位于22号染色体上,抗原以糖脂形式存在,包括P1、P2、Pk1、Pk2以及p五种表型,小伙的就是第五种表型,前文指出他的血液中被检测出一种神秘的抗体,这种抗体就是“抗Tja抗体”,极为罕见。

    为什么说小p型血很稀有?要知道,跟临床输血最相关的两个血型系统即为ABO型血型系统和RH型血型系统,而在小祝身上发现的这一例小p血型,他的红细胞缺乏三个血型系统的抗原,于是形成了这么一种稀有罕见的小p血型。

    要说P血型系统的发现历程,还得追溯到1927年。当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和美国免疫学家菲利普·列文在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期间,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将人体的血液输入到家兔体内,结果发现了一种新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凝集一部分人的红细胞,而对另一部分人群的红细胞则没有效果。所以,他们将这两种血型分别称为P(+)型和P(-)型,也就是现在的P1型和P2型,P血型系统就此发现。

    有人想不通,小祝的血型原本是B型,怎么又变成了小p型?大多数人都以为人的血型终生不变,这也是人们对血型认知的一个误区。

    近年来众多医学研究发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的血型是会发生暂时变异的。不管小祝是因为何种原因使得血型发生变化,结果都是出人意料的,包括他自己,毕竟小p型血是极个别人才拥有的。

    那么,这种血型到底有多稀有?根据现有资料查证:在欧洲,每百万人中有5.8例;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分布频率更是低于百万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熊猫血是非常罕见的,而相比于熊猫血,P型血也只是它的千分之一还不到,比熊猫血还稀有得多,是极其罕见的血型,在国内仅发现近10例,而这个小伙的,据说是国内检测出来的首例。

    拥有如此稀有的血型,很多人难免会陷入物质的思想,毕竟物以稀为贵,这种血型肯定具有极高的价值。

    然而,小伙并没有陷入俗套,他不为发财,表示如果有人需要这种血,自己一定会无偿捐赠,唯一的目的就是救人。不得不说,小伙是一个具备大格局的人,值得称赞。

    单字解释: 小 伙 献 血 被 验 出 小 型 血 比 熊 猫 血 稀 有 得 多 不 为 发 财 大 格 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