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清朝皇帝大多长寿,为何同治帝19岁就突然去世?原因清廷难以启齿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相比于其他王朝历代皇帝,清朝的12位帝王,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寿命较高。除了康熙、乾隆这样的高寿皇帝,本质上的原因,是清朝皇帝在择偶的时候,非常注重女方是否拥有高厚的寿元,不能有严重的家族遗传疾病。

    但是,到了同治这一代皇帝的身上却成了例外,他不仅理政能力孱弱,而且19岁就夭折。外界对于同治帝的死因,也是传出了不少的版本,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关于同治帝的死因,至今流传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因为同治帝得了花柳病,第二个死因是同治帝得了天花。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医学病理常识,加上一些当时的史料记载,加上一些史料细节,可以可以基本推断出同治帝的死因。

    首先,古代花柳病的潜伏期是在3到90天,从患病到发病,时间还算比较长。而当时流行的天花潜伏期一般为12天到17天。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时同治帝生前的一些公开活动,就能窥测出结论,同治帝就是得了梅毒而死。所谓的天花,只不过是清王朝为了遮盖王室的丑闻,使出的障眼法而已。

    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同治十三年十月初,帝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就是说,十月初同治帝还再面试武举考试的骑射,甚至据说当时同治帝自己还小试牛刀一番,当然成绩必然不佳,否则史料不会没有明确记载。

    总之,在这个时候同治帝的身体健康状况还处于比较正常的态势。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到了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同治帝身体“不豫”,也就是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可以解释为病情开始发作,短短三十多天之后,同治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年仅19岁,成为了清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一任皇帝。

    在同治帝生前,围绕皇帝的丑闻,已经开始在民间疯传。据说同治帝经常和个别亲信,一起秘密出宫,在京城的妓馆中寻欢作乐。

    最开始,同治帝还去一些比较高档的妓馆,随后为了猎奇,竟然开始不管不顾。最终,这种混乱的私生活,导致同治帝染上了非常严重的花柳病。

    很多人有些不解,无论如何同治帝也属于是一朝皇帝,后宫虽然不说佳丽三千人,至少也是拥有上千宫女数十位嫔妃,足以满足同治帝的任何需求。殊不知,同治帝的私生活其实一直被亲生母亲慈禧太后干预,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自由。

    众所周知,同治帝从登基到最后亲政,一直没有事实上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包括后期被慈禧控制,同治帝一直属于是傀儡儿皇帝。

    最开始,慈禧也许确实曾希望同治能够快速长进,以便于成为自己的政治依仗。没想到同治本身的能力十分平庸,让慈禧大为不满,慈禧经常性对同治帝进行训斥,导致母子关系一度是非常紧张。

    包括在择偶问题上,两个人也有很深的矛盾。慈禧太后看上了富察氏,而同治帝看中了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同治帝正值叛逆期,慈禧在与儿子的交往中却总是抱有极高的掌控欲望。

    最终,阿鲁特氏虽然成功嫁给了同治,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儿媳妇的态度却极度恶劣,经常会找机会为难对方,甚至发展到最后阻挠同治帝与皇后同房。

    已经成年的同治帝,展现出了自己的态度,他的做法是,既不和皇后同房,也不召任何妃嫔侍寝,以冷暴力的方式,抗议母亲慈禧的行为。

    然而,正值青春旺盛之际的同治帝,自然要采用其他的途径,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人走进了同治皇帝的生活。

    这两个人都是官宦贵族子弟,一个是恭亲王之子载澄,另外一个便是担任翰林院检讨的王庆祺。两者都是不学无术,靠家族关系跻身官场,借着在同治皇帝身边工作的机会,开始诱导同治皇帝走上邪道。

    也就是在两人的撺掇之下,同治帝开始频繁跑出宫外,在花街柳巷之中,一是解决生理需求,第二个也是自甘堕落宣泄苦闷的情绪。皇帝外出嫖娼的消息很快在帝国高层流传,一时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同治帝虽然是年轻不懂事,但是毕竟是九五至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他的身份外出嫖宿妓馆,对于国家的体面可谓是极大的折损。

    因此,朝廷上不少重臣开始对同治帝进行劝诫,甚至是通过种种方式进行施压。然而,对于同治帝本人而言,皇宫之内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于痛苦。

    自己身为皇帝却被人掌控,连择偶的权力都没有,也只有离开皇宫,沉迷于宫外的花花世界,才能感受到一种自由和快乐。而同治帝的这种追寻快乐的行为,无疑是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王朝强行扣在同治帝身上的遮羞布,所谓的患天花病逝,逐渐被撤去。曾经担任过同治帝御医的李德立,他的曾孙李镇在后世撰文表示,1938年的时候,自己的太爷爷曾经和他的祖父透露,同治帝临死前的种种症状,确实属于梅毒。

    文中这般记载“同治梅毒溃烂后,流脓不止,奇臭难闻,曾祖父每日必须亲自为他清洗敷药,一个多月来受到强烈恶臭刺激,从此失去了嗅觉。”

    单字解释: 清 朝 皇 帝 大 多 长 寿 为 何 同 治 帝 岁 就 突 然 去 世 ? 原 因 清 廷 难 以 启 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