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60年,一湖南小伙在火车站卖烟被抓,审讯后竟是许光达的家人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60年的一天,一列去往长沙的火车在河南安阳地区中途停留。火车停下之后,从车上下来了两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中年人,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二人竟然从随身的布袋中掏出了几盒装饰精美的香烟来售卖。烟盒上还有着一排让人看不懂的外国话,盒子更是精美无比,这引得许多车站的乘客驻足,但没人上前,因为这般精美的东西在那个年代没几个人会买得起。

    这两人的行为也引起了车站警察的关注,他们不明白能拿出如此精美香烟的人,怎么会穿的如此破烂。于是,这两人就被警察“请”到了车站派出所内询问。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两人居然与我国的开国大将许光达有关。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许家兄弟

    1908年,许光达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县东乡萝卜冲地区。许家此时已经有了四个孩子,许光达在家中排行老五,也是此时家中最小的孩子。当时的许家是当地的普通农民家庭,供养五个孩子已经十分不容易,因此许光达自小也跟着哥哥姐姐们下地干活、照顾家里。没过两年,许光达又添了一个六弟。

    虽然是农民家庭,但许光达的父母也知道想要孩子成长成才就必须得去读书。因此,他们经过一番思虑最终决定让许光达,成为家里唯一的上学的孩子。但不幸的是,许光达刚念小学没多久,他的父母就因病相继离世。而许光达此时也因为学费问题被迫辍学。

    但许光达的四哥许德富却力挺许光达继续念书学习,并表示自己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提供上学的学费,于是许光达就再次来到了学校里。在四哥的供给下,许光达后来还成功地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军校第一五期的学员。

    二、铁面无私

    军校学成毕业后,许光达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追随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运动,并相继参加了东征和北伐。

    许光达在红军队伍中一路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果突出、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时期,许光达就已经成为了中央军委的上层领导之一。之后,许光达更是领导组建了我国的第一支装甲兵部队和第一所坦克学校,被誉为“装甲兵之父”,成为装甲部队的司令员。1955年五五授勋时,许光达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

    许光达虽然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军衔,但并未给许家带来多少好处和利益,反而许光达对于许家其他人的要求也更严了。许光达老家十里八乡的人都听说许家出了个“开国大将”,便纷纷赶来凑关系,想让许家兄弟帮帮忙、助助力,但这些事情都被远在北京的许光达明令禁止了。

    三、灾情投奔

    1960年,那是整个中国的大饥荒年代,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没粮食吃的窘境,为了活下去许多人开始外出投奔。因为在当时虽然全国都在闹饥荒,但是部队里都还能勉强地供给充足,于是有亲戚在部队里的灾民都赶过去投奔他们。许家的四哥许德富和六弟许德强便在此时,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北上去投奔许光达。

    当时部队家属频繁投奔的情况十分严峻,为了不拖国家的后腿、搞特殊化,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许光达下令“前来投奔的人一律不得搞特殊,最多三天就得返回”。命令刚下没多久,他的四哥和六弟就到了许光达家,这让许光达很措手不及,毕竟命令是自己亲自下的,自己也不能搞特殊化。

    于是许光达就委婉地向自己的兄弟转达了这条命令,并且让炊事员做了一顿饭来为他们接风。看着面前只有一盘青菜、一盘黄豆的接风菜和弟弟的“绝情”,许家四哥当场就发怒了,直喊许光达“白眼狼”。许光达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听着四哥的怒火。

    第二天早上,招待许家四哥的饭菜依旧是黄豆和青菜,四哥十分生气就去厨房找炊事员质问,但一问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军队司令家里,也没有半点肉星,这黄豆还是部队里专供首长补身体用的营养品,一个月才三斤。得知真相的许家兄弟吃完这顿饭后,就默默离开了。

    结语:

    得知自家兄弟悄声离开时,许光达拿起家里的全部积蓄和之前出国访问时外宾送的几盒高档香烟急忙去追赶他们。在火车站,许光达才找到他们并将东西都给了他们,这才出现开头两人在卖香烟的场景。

    单字解释: 年 一 湖 南 小 伙 在 火 车 站 卖 烟 被 抓 审 讯 后 竟 是 许 光 达 的 家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