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战士为国出征,收到一件慰问品,却出现一个戏剧性的巧合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51年3月28日,志愿军第四十七军在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率领下,乘坐39列火车奔赴朝鲜战场。

    部队刚抵达鸭绿江边时,祖国人民送的一批慰问品也恰好被运到了那里,有关部门当即给踏上征途的四十七军将士发放慰问品,以激励他们好好杀敌报国。

    当一三九师四一六团三营九连一排战士高安柏拿到分给他的慰问品时,却发现了一件让他难以置信的事,可以说是戏剧性的巧合。

    这件慰问品是一个用红色粗布手工缝制的慰问袋,除了正面的“赠给亲人志愿军”七个大字之外,背面还绣有九个小字。高安柏定睛一看,这九个小字竟然是“沅陵县邮电局张新兰”。

    看完第一眼,高安柏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擦了擦眼角,仔细地看了又看,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没错,的确是“沅陵县邮电局张新兰”!这是母亲寄来的!

    沅陵县邮电局就是高安柏入伍前的家庭住址,而张新兰正是他母亲的姓名。

    战友们看到高安柏拿着一个慰问袋泪洒当场,都感到很疑惑。当他们得知高安柏落泪的缘由时,不禁为这戏剧性的巧合而纷纷感叹:

    四十七军有数万将士入朝,而祖国运来的慰问品多达十余万件,两者的匹配存在着天文数字般的可能性。

    而一位母亲亲手缝制的慰问袋,竟跨越千山万水,送到即将踏上战场的亲生儿子手里,这真是母子连心、天遂人意啊!

    对于高安柏来说,能在踏上朝鲜战场前接到母亲亲手缝制的慰问袋,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原因就在于,年仅17岁的高安柏能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经历了重重波折,而母亲张新兰对于他参加志愿军,心中万分难舍,是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才给予支持的。

    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在报名参军前,高安柏是湖南省沅陵县朝阳中学的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

    1951年2月15日,当他从学校的广播中得知朝鲜战场爆发,国家号召广大青年应征入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满腔热血为之沸腾,当即正定了决心:参军,一定要去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哪怕战死在朝鲜战场也在所不惜!

    然而,高安柏毕竟是一介书生,根本搞不清楚到哪里去报名才能成为志愿军。

    他急得团团转,逢人便打听,费尽了周折才在晚上八点多钟得知一个颇有价值的情况——原本驻扎在湘西的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即将离湘北上,加入抗美援朝的部队序列。

    虽然此时夜已深,但高安柏已经连一分钟都等不下去,决定马上采取行动。

    也不知道问了多少人,他才打听到四十七军有一支部队就驻扎在沅陵城郊。

    巧合的是,高安柏这个不速之客竟在部门驻地门口遇到一位部队首长,让他喜出望外。

    当首长得知面前这个一脸稚气的学生要求参军时,当即告诉他:新兵已征满,天亮后部队就要从沅陵开拔了,现在还要很多琐事要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给高安柏处理参军事宜,要求他另寻机会。

    可是高安柏心意已决,无论如何不肯放弃,再三恳求。

    首长被他软磨硬泡无法脱身,便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出一个道代数题,如果高安柏解答不出来,就必须离开。

    出乎首长意料的是,面前这个学生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破解了那道比较难的代数题。

    首长又说,国家已有明文规定,为确保大学的生源,高中生参军必须先征得所在学校的批准。

    这可真让高安柏束手无策了——此时已经快到半夜了,部队再过七八个小时就要开拔了,又天寒地冻,更何况学校早就放寒假了,去哪儿找人呢?

    然而高安柏已经铁了心要当兵,任何难关都难不倒他!他马上顶着风寒,直奔校长陈积华的家。

    陈校长从睡梦中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但最终被高安柏的满腔报国热忱所打动,写了一封同意他参军的证明信。

    高安柏洒泪告别陈校长,立即赶回部队驻地,找那位首长办理了简易的入伍手续,又匆匆回家收拾东西。

    当高安柏回到家中时,已经过了半夜。当母亲张新兰得知他在短短数小时内下定了参军的决心并已经办妥了入伍手续时,都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虽然她从内心支持国家发出的号召,一时之间却很难在情感上接受亲生骨肉马上要离家远征的事实。她知道儿子此去生死未卜,从此每天难免牵肠挂肚,毕竟儿女在父母眼中永远是个孩子啊!

    可是深明大义的张新兰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心中虽万分不舍,还是对儿子的决定给予了支持。

    早然她平日里极为健谈,在对高安柏说完“那你就去吧”这几个字之后,就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默然无声地为儿子准备行装。

    这是因为,她害怕自己一开口就抑制不住情感奔涌,她不希望儿子离家前只记得母亲伤心落泪的样子!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高安柏背着行囊刚刚出门,母亲为他准备的搪瓷茶杯竟从挂包上掉落在地。

    高安柏又转身回去,打算让母亲挑几针,帮他把茶杯缝在挂包上。

    没想到他刚一进门,就看到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却正倒在床上掩面痛哭,几个年幼的妹妹也跟着在哭泣。

    高安柏瞬间如被电击:母亲是用多么深沉的爱在送别自己啊!

    因此当高安柏在鸭绿江边惊讶地发现,自己分到的慰问袋竟是母亲亲手缝制时,心中有多么震撼!

    后来,这个慰问袋陪伴着高安柏在朝鲜战场上度过了三年半的征尘岁月。每当他想念亲人或遇到困难时,只要低头看一眼随身携带的那个慰问袋,就会马上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精神动力倍增。

    在母爱的鼓舞下,这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作战勇敢,表现优异,曾多次荣立战功,谱写了战争年代里一曲令人感叹的母子情深之歌。

    单字解释: 战 士 为 国 出 征 收 到 一 件 慰 问 品 却 出 现 一 个 戏 剧 性 的 巧 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