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彭雪枫:在战斗中牺牲,怀孕妻子等待凯旋,等来的却是阵亡的噩耗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35年2月,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蒋介石调集了国民党4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朝着云南扎西扑来,很快就对红军形成了包围,并放出豪言:要把红军“围歼”。

    就在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通过截获敌人的电报,并把它们破译了出来,毛泽东从中作出判断,遵义地区是国民党军队包围最为薄弱的地方,那里仅仅驻守了黔军王家烈的一个师的兵力。

    于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商议后果断做出了决定:

    “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

    红军长征

    红军若是想要重新占领遵义,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娄山关这道障碍。

    娄山关是位于川黔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倘若占领了娄山关,就相当于打开了遵义的大门,再夺取遵义就可以手到擒来了。

    所以,娄山关一战,是一场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一场关键性战斗,不成功,便成仁。

    时任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把攻打娄山关的重任,交给了第13团团长彭雪枫。彭雪枫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谋略过人,在战场上屡次立下战功,在红军队伍中被称为“常胜将军”。

    接到彭德怀下达的命令后,彭雪枫立即带领红军第13团的部队向娄山关进发,他必须要在规定的10个小时之内攻克娄山关。

    彭雪枫

    1935年2月25日拂晓,固守在娄山关的国民党军早就已经布置好了防守,彭雪枫没有选择贸然发起进攻。通过实地观察,他发现娄山关的主峰点金山是敌人防守比较薄弱的地方,于是决定分兵佯攻。

    彭雪枫派出红军第13团的两个营的兵力分别向点金山和点灯山正面强攻,以此来吸引国民党守军的注意力。果然不出彭雪枫所料,敌人竟然派出了全部的主力部队投入到点金山,跳进了圈套之中。

    与此同时,彭雪枫亲自率领红军第13团的另外一支部队,悄悄从点金山的右侧穿过荆棘丛生的陡峭山路,迂回到了敌人的侧后方。由于点金山的侧方后没有敌军把守,这里充满了一片寂静,彭雪枫立即下令战士们冲向金山的顶峰,成功抢占了制高点。

    站在点金山的制高点向下俯瞰娄山关,彭雪枫看到红军的主力部队正在与敌人交战在一起,战斗几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命令从侧后方包抄过来的红军战士们加入战斗,对敌人形成了合围之势。

    娄山关战斗遗址

    国民党守军靠着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利用火炮组织反扑,在形势最为危急的时刻,彭雪枫命令4个狙击手执行“斩首行动”,将敌人的指挥官击毙,国民党守军由于群龙无首,立即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激战,彭雪枫率领红军第13团成功占领了娄山关。

    2月28日,遵义又重新回到了红军的手中,也意味着红军已经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在路过娄山关的时候,心血来潮,提笔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以头越”,也与青年将领彭雪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长征时期的毛泽东

    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给当时的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发了一封电报,要求做阎锡山、傅作义的统一战线工作,刘少奇则把“联阎抗日”的工作交给了时任中共中央驻山西的全权代表彭雪枫。

    阎锡山在山西统治了20多年,坐拥30万晋缓军部队,他为人处事十分狡猾,看着侵华日军、国民党中央军和红军都在山西周围活动,他采取“拥蒋又拒蒋,反共又联共,和日不降日”的策略,争取做到不得罪其中的任何一方。

    11月12日,彭雪枫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书信与阎锡山见面,两人刚一见面,阎锡山就向彭雪枫抱怨,指责红军在东征时围歼自己的部队。

    面对阎锡山的指责,当时仅有29岁的彭雪枫也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不卑不亢地反驳道:

    “红军东渡黄河,所求者,救中国,所事者,抗日寇,以解山西之忧,并无侵占山西之意。反倒是蒋介石的中央军,以“剿共”之名大举入晋,赖着不走,企图吞并的野心昭然若揭。”

    阎锡山

    彭雪枫有礼有节的一番话,说明了是蒋介石的部队威胁到了阎锡山的生存空间,此时的阎锡山虽然在态度稍有转变,但并没有立即作出表态。

    正当彭雪枫在加紧拉拢阎锡山的同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

    阎锡山背弃了事先与张学良约定好的事宜,公开反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做法,这样一来,给“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带来了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毛泽东命令彭雪枫抓紧时间与阎锡山的谈判。

    彭雪枫

    在双方的会谈中,彭雪枫早已看透了阎锡山的内心想法,他紧紧抓住阎锡山想要“自保”的心态,诚恳地劝说:

    “日军正在磨刀霍霍,南京政府想要借刀杀人,山西不亡于日,也亦亡于蒋,只有联共抗日才是唯一出路。”

    彭雪枫凭借着对局势的精准分析与出众的谈判口才,一番商谈之后,阎锡山最终答应了与共产党合作,也为后来改编后的八路军从山西境内借道,向着华北敌后抗战挺进开蹄了一条新的道路。

    只身前往并成功说服了阎锡山,彭雪枫也被誉为党中央的“好参谋”,八路军的“先行官”。

    1937年,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正式成立,彭雪枫担任办事处主任,公开宣传抗日活动和动员扩大抗日力量。

    彭雪枫

    此时的侵华日军已经打进了山西北边的门户大同,时刻都有进攻太原的势头。为了寻求自保,阎锡山积极扩充军队人员,并邀请彭雪枫前往宣讲抗日思想和游击战术,甚至就连一些学校也纷纷邀请他去做演讲。

    在彭雪枫的号召影响下,一时间,太原成为了共产党在华北联合抗战基础最好的地区,也成为了华北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1937年冬季的一天,彭雪枫正在八路军临汾刘村镇学兵大队里面给学员们讲解“游击战术”,吸引了一位前来山西采访和慰问演出的特殊学员,他就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

    贺绿汀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对八路军游击队使用的游击战术十分崇拜与好奇。

    晚年的贺绿汀

    在听完彭雪枫的演讲后,贺绿汀几乎一整天都是处在一种极度的兴奋之中,到了晚上,他拿出纸和笔,脑中想起了彭雪枫演讲时提到的那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再加上自己对游击战术的深刻领悟,于是,一首《游击队之歌》诞生了。

    从此,这首《游击队之歌》传遍了整个中国,成千上万的爱国热血青年由于这首歌而走上了抗日前线。彭雪枫的名字和他所在的八路军部队,也由于这首歌而让敌人胆寒,人们称赞他“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了能够打通平汉线、粤汉线,调集了50余万的兵力对中国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沿线,发动侵华战争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国民党守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丢失城池38座,几乎整个河南省都沦陷到了敌人的手中。

    中共中央紧急发出“关于开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指示,以新四军第四师担任主力部队,收复津浦铁路的以西地区,此时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正是彭雪枫,参谋长是张震。

    侵华日军

    1944年6月6日,彭雪枫在写给妻子林颖的信中,对当时的战争形势做出了自己的展望:

    “国际国内形势空前的有利,实在给人以最大的酸舞,中国革命二十余年,应该苦尽甘来了。”

    8月15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四师部队出发的当天,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林颖步行十几里前来为丈夫送行。彭雪枫叮嘱妻子:

    “安心等我回来,待我凯旋归来时,孩子就应该已经出生了。”

    在与妻子林颖说了短暂的几句话之后,彭雪枫踏上了战斗的征程,让他们两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离别,竟然成为了永别。

    彭雪枫和妻子林颖

    8月30日晚,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部队,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八里庄与日军展开了激战。从此,八里庄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便与彭雪枫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9月11日拂晓,彭雪枫下令对日军发起总攻击,在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的掩护之下,新四军很快就突破了敌人的防御阵地,八里庄战斗也随即进入了最后的时刻。

    就在彭雪枫正在指挥部指挥作战的时候,通信员急匆匆赶来报告说:“敌人的炮楼被击中,敌人准备逃跑。”

    彭雪枫马上放下手中的笔记本,亲自前往敌人逃跑的方向奔去。

    彭雪枫赶到阵地前沿,站在离日军的据点仅有几十米的位置指挥战斗。

    八里庄战斗指挥部遗址

    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敌人发射的一颗子弹击中彭雪枫的胸口。张震和战士们高呼着彭师长的名字,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呼喊,彭雪枫再也听不到了。

    彭雪枫在八里庄战斗即将胜利的那一刻壮烈牺牲,年仅37岁。

    为了不影响战士们的士气,同时也为了保护怀有身孕的林颖,中央决定暂时把“彭雪枫阵亡的消息”隐瞒起来,并以彭雪枫的名义给妻子林颖发送一份电报,告诉她前线战斗已经取得了胜利。

    不知道彭雪枫已经阵亡的林颖依然满怀期待,等待着与丈夫团聚的那一天。

    彭雪枫与妻子林颖

    三个月之后,林颖生下了她和彭雪枫唯一的孩子,她拿出丈夫给自己写下的87封信,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憧憬着一家人团聚的情景。

    然而,林颖等来的却是彭雪枫牺牲的噩耗,为了纪念彭雪枫,林颖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叫彭小枫。

    彭雪枫和林颖结婚的三年多的时间,实际上他们两个人真正相聚的时间也就只有三个多月。

    “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这是彭雪枫写在小本子上的诗句,此后他们一家人再也没有能够团圆。

    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牺牲以后,张震就回到指挥部,从桌上把他彭雪枫的这个小本子收起来,一直保存了66年的时间。

    1945年2月2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公诸于世,上万名群众为他举行了公祭,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从来都没有忘记彭雪枫,人民也从来没有忘记彭雪枫,在如今的全国各地都分别建有雪枫公园、雪枫墓园、彭雪枫纪念馆,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以此来纪念这位牺牲在战场上的英烈。

    单字解释: 彭 雪 枫 在 战 斗 中 牺 牲 怀 孕 妻 子 等 待 凯 旋 等 来 的 却 是 阵 亡 的 噩 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