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蛊”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的处罚如此严厉?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蛊”这一词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在现代发掘出的殷商甲骨文上,蛊这一字就外形来看,像是将蛇虫放置于器皿之中。

    而在古代历史中关于“蛊”的历史典故可谓是不少。每一件都引起了当时朝廷的动荡,甚至就连太子、大臣一旦牵扯上“蛊”,那么其下场也是极为凄惨的。

    那么“蛊”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引起当权者如此大的反应,甚至不顾亲情也要痛下毒手呢?

    一说起“蛊”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神秘与美丽并存的苗族姑娘。传闻苗族姑娘出嫁时,其母亲就会传授给她“蛊”术。

    苗族姑娘会用传授下来的“蛊”术养出自己的“蛊”虫,将其下在最爱的人身上,以此来牢牢牵紧最爱之人的心。

    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历史奇文中,“蛊”术一直都与我国的少数民族关系颇深,这也为他们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以文字意义上看,“蛊”就是将各种毒虫放置于一器皿中,十几天以后,所有毒虫因饥饿而互相啃食,最后唯一存活下来的毒虫,就是“蛊”。

    在古代历史记载中,《左传·昭公元年》中解释了“蛊”的意思,医和将蛊解释为:沉迷于女色不可自拔,自身迷惑混乱而不得知。

    古人将“蛊”神化,认为“蛊”术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身中剧毒,药石难救。使得人们对“蛊”十分害怕和恐惧,也让人们无法忍受。

    古人对“蛊”术的定义,使得历代朝廷对“蛊”术谈之色变。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蛊”术更是成为了其“逆鳞”所在。

    随着另一种神话传说的出现,“蛊”彻底成为了历代皇帝和朝廷所不能容忍的东西,甚至一旦发现有踪迹,其下场必定惨不忍睹。

    这个神话传说就是“巫术”。其起源于舜帝部落,而后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祭祀祈祷之术。

    说起“巫术”,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甚至在现在依然还有它的影子。只不过变成人民慰藉自身的工具,大多出现在重要节日的活动上。

    而在古代,“巫术”分为两派,一派是“白巫术”,用来祈祷祭祀,一派则是“黑巫术”,用来诅咒谋害他人。

    当“巫术”与“蛊”术结合以后,“巫蛊”这两个术法彻底成为了古代统治阶级所不能容忍的存在。

    汉武帝时期,有人告发当朝丞相以“巫蛊”之术诅咒皇帝,随即引发朝堂大清洗。酷吏江充随即利用此次祸灾大肆清除异己。

    大清洗遭到了当时太子的反对,江充为避免太子上位以后对其打击报复,遂污蔑太子谋逆。

    此事造成当时皇后、太子被迫自杀,皇后所生女儿及其后代、卫青后代卫伉全家坐诛。此案牵连数万人,其中不乏王公大臣、皇子公主。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广的大舅哥阿陀,私自擅养猫鬼,以猫鬼之术夺人钱财,害人性命。

    当时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隋朝权臣杨素的妻子郑氏皆受到了猫鬼的侵害。皇帝得知后,下令将阿陀处死,在皇后等人的求情下贬为平民。

    此事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使得唐朝律法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凡豢养猫鬼和教导如何饲养之人全部绞刑,其家属流放三千里。

    由此可见,历代君王都对“巫蛊”之事十分敏感,处罚也是极其严重。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皇子公主,一旦涉及“巫蛊”,其下场必定是死。

    在现在看来,“蛊”很有可能就是“寄生虫”在捣鬼,将虫卵或幼虫置于人体,由于古代医术的局限性,大部分人都会因感染而去世。

    其次,将毒物放置于器皿中,存活的毒物身上必定参合了诸多毒素。

    将此毒物晒干磨成粉,其粉末掺杂了各种毒物的毒素,可谓是剧毒无比。

    “巫术”在我国历史上已存在上千年。其在传播过程中结合当地的习俗和人文,又形成了独特的地区文化。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巫术”逐渐也成为了一种重要节日上的表演活动,而非祭祀祈祷的程序,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巫术”的真面目。

    对于“蛊”术来说,人们更多的将其当做一种迷信,揭开神化的伪装,用科学来看待其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玄幻和厉害。

    单字解释: 蛊 究 竟 是 什 么 ? 为 什 么 历 朝 律 法 对 养 蛊 的 处 罚 如 此 严 厉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