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这个大军区军、政主官有矛盾,政委表示愿意调走,叶帅:不考虑调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73年12月,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任司令员,与冼恒汉搭档。

    此时的冼恒汉,在兰州工作已经23年,担任兰州军区政委已经18年了,而且他还兼任甘肃省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可以说集党政军于一身。

    韩先楚在调任兰州之前,与冼恒汉一样,担任福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如今调任兰州军区,专注于军队建设,不再兼任地方工作。

    他们来人并不熟悉,冼恒汉出身红7军,后到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任职;抗战时在120师,解放战争时在一野工作。韩先楚出身红25军,后编入红15军团;抗战时在115是;解放战争时在四野工作。

    在1973年调动之前,上级领导让他们好好搭档,可实际上俩人在工作上出现隔阂,甚至上升到矛盾。

    冼恒汉认为韩先楚来到军区,对战备训练、战场设置、边防建设,甚至军区绿化都不是很满意,要求改。这样一来,不少干部认为这是在否定军区之前的成绩,纷纷向政委反映情况。

    这或许是每个人的性格使然,韩先楚在战争年代打仗,总是独树一帜,但人家能从各方面考虑问题,敢打冒险仗,如新开岭战斗、梅河口战役,奇袭威远堡,四保临江,海南岛战役等,都是在多数人不看好的情况下打出来的。他对战备训练、战场设置、边防建设自然与其他人有不一样的考虑,也属于正常,但这个弯子或许拐得有点大,没有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隔阂。

    因为韩先楚身体不是很好,有一段时间在北京休养,军区很多工作又离不开他,军区党委集体讨论通过后电话或电报征求他的意见,这让别人觉得他有些“霸气”。

    冼恒汉甚至把他与韩先楚之间的问题,上报给中央,上级派总参、总政等人组成的工作组来解决问题,最终也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后来,冼恒汉到北京开会,向主管军委工作的叶帅作过汇报。当时叶帅并没有表态,只是说:“你们两个是关在一个笼子里的两只公鸡,你们说怎么办?”

    冼恒汉当即表示:我愿意调走,叶帅给他做工作说:“你在兰州时间长,情况熟悉,还是不考虑调走吧。”

    截止到1977年,俩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工作三年多,实际上韩先楚因身体不好,在兰州工作不足2年。6月,冼恒汉因涉及兰州铁路系统的问题,而受到批评被免职,离开兰州。

    此后,冼恒汉在京赋闲5年,一直没有重新安排工作。到1982年,他被叫回兰州解决此前的历史问题。此时韩先楚早已经不在军区了,而是到人大担任副委员长。

    单字解释: 这 个 大 军 区 军 政 主 官 有 矛 盾 政 委 表 示 愿 意 调 走 叶 帅 不 考 虑 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