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国军高级将领中,对老蒋最忠心的仅有这四个人,其余都不值一提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除了拥有800万大军之外,手下还有不少高级将领。那么这些国军高级将领当中,对老蒋最忠心的都有谁呢?有且只有这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张灵甫、黄百韬、邱清泉和黄维。

    先说张灵甫。抗战胜利后,张灵甫和李天霞竞争第74军军长一职,李天霞的资历比张灵甫老,又当过张灵甫的上级,按说74军军长一职由他担任比较合适。但由于老蒋的偏爱,张灵甫最终胜出,成了74军的军长。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灵甫率整编74师先后在江苏和山东与华野作战。接连攻占了淮安、淮阴和涟水等地,华野虎将王必成都败在了他的手下,十纵司令谢祥军还在战斗中牺牲,张灵甫成了华野最难缠的对手之一。

    为了消灭张灵甫,粟裕倾华野全力将整编74师包围在了孟良崮。此时如果张灵甫全力突围,还是有可能逃出去的。但他为了报答老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选择了在孟良崮固守,最终兵败身亡。张灵甫战死后,老蒋痛哭流涕,称之为“空前大的损失”。

    再看黄百韬。豫东战役后,黄百韬由于救援欧寿年兵团有功,加上在帝丘店表现出色,因此力压胡琏出任了第7兵团司令官。国军历来讲究派系和出身,黄百韬一个标准的杂牌将领能出任重兵集团的司令官,这在国军中是十分罕见的。

    老蒋此举,令黄百韬感激涕零,表示“国家厚我,领袖厚我,唯死而已!”淮海战役爆发后,由于刘峙的错误指挥,第七兵团兵团被华野包围在了碾庄一带。深知国军见死不救陋习的黄百韬当即下达了“准备独立作战,以尽军人天职”的命令。

    碾庄战役的最后关头,顾祝同命令黄百韬突围,他当场拒绝并声称“要和共军一个换一个地打下去”。由于黄百韬的顽抗,华野在碾庄战役中付出了6万余人的伤亡代价。这在以往的战斗中,是从来没有过的。黄百韬自杀后,老蒋追授他为二级上将,并对他的遗孀和子女进行了特别优待。

    第三个对老蒋死忠的是邱清泉。邱清泉打仗以勇猛著称,人称“邱疯子”。他率领的第5军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曾给华野制造过不少麻烦。淮海战役爆发后,邱清泉奉命给黄百韬解围,给打援的宋时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后来由于老蒋的错误指挥,杜聿明集团被包围在了陈官庄一带。杜聿明为了给手下二十多万将士找一条活路,打算向我军投诚,其他将领都没有意见,唯独邱清泉拼命反对,还叫嚷要血战到底。杜聿明无奈,只得率部继续负隅顽抗,最终全军覆没,邱清泉也被我军击毙。

    第四个对老蒋忠心的是黄维。国军第12兵团组建后,黄维出任司令官,他率部刚踏入淮海战场,就被中野包围在双堆集,最终兵败被俘。黄维的指挥能力不算高明,但对老蒋却极为死忠。

    黄维被俘后不久,就被送到了功德林。在这里学习的国军高级将领有很多,比如杜聿明和王耀武等人,他们都能积极改造,因此第一批就被特赦了。但黄维却十分顽固,一直借研究永动机为名抗拒改造,还以于谦的石灰吟来自勉。由于他的顽固,他在监狱中足足待了27年才被特赦。

    单字解释: 国 军 高 级 将 领 中 对 老 蒋 最 忠 心 的 仅 有 这 四 个 人 其 余 都 不 值 一 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