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渊一直想培养嫡长子李建成接班,为何却又放任李世民做大?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位,李渊眼见骨肉相残却无能为力,对他来说肯定是很痛苦的事情。其实,李渊一直想培养的都是嫡长子李建成,他放任李世民做大也是被逼无奈。今天我们就简单来谈谈这个话题。

    唐朝立国后的兼并战,从618年一直打到626年,都还没打完,所以李渊一直不得不对几个儿子物尽其用。李建成是接班人,不可能总放去前线,那就只能拿李世民李元吉打冲锋,而李世民只要有将才帅才,他就注定了有机会坐大。

    所以李渊最后只能是放纵李世民以战功坐大,然后自己再给李建成加持以平衡二者,用这种方式来稳定政局。李渊肯定想过等天下平定了,再削弱李世民势力,奈何统一战争打了七八年还没完,他根本来不及动手,玄武门之变就发生了。

    看李建成的成长轨迹,明显是李渊一开始就是打算培养嫡长子接班的。李渊如果想要李建成顺利继位,一开始就要限制李世民发光的机会,让其少立军功,防止做大。但是那样不拼尽全力,全国政权是得不到的,最坏的结果还可能家族身灭。

    李渊让太子组成了班底,让李世民也组成了班底。最重要的李世民掌握了兵权。李建成身为嫡长子、太子,政治上天然拥有巨大优势,李世民要是没有天大的战功,凭什么去跟太子争,还封了那么一长串头衔。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虽然感受人间世态炎凉,但也没少享福,不知道比普通人强多少万倍。和他感情最深的两个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及他们的全部儿子都死于非命,他想到此,不痛苦是不可能的。

    除了锦衣玉食,李渊还报复性地给李世民生了好多弟弟妹妹二十多个,比李世民的孩子都小。不知道李渊临幸妃子时,可曾想过惨死的儿孙。李渊这样做恐怕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失去爱子的痛苦吧。

    李渊高寿而终,失去权力也衣食不愁,奢华不断,也算是古代政变之后结果最好的一场了。李渊之所以能够得以高寿而终,一是李二真的人性还在,二是李渊老臣愿意臣服李世民的苟合结果,三是皇位稳了,也不急着做绝。做绝了对李世民的没有任何好处,名声肯定臭不可闻,更何况,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迫于无奈,一旦他军权被夺,结局只可能是坐家等死,所以才动盘外手。

    李渊一直想培养嫡长子李建成接班,为何却又放任李世民做大?

    单字解释: 李 渊 一 直 想 培 养 嫡 长 子 李 建 成 接 班 为 何 却 又 放 任 李 世 民 做 大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