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相比外卖和自己动手,社区食堂简直“救我命”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最近我发现了年轻人的一种新潮流,打卡社区食堂!

    虽然很多社区食堂对外的宣传大多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吃饭便捷的福利场所。

    但是,在这里不用花费好几十,不用每天愁吃什么,不用自己做饭两小时吃饭五分钟,妥妥的同步成为年轻人的“干饭”天堂。

    相比外卖和自己动手,社区食堂简直“救我命”

    毕竟现在的外卖价格已经越来越离谱了,打开App随随便便点一个盒饭都得20起步,偶尔几次还可以,这要是天天点外卖,打工人表示“栓Q,真的吃不起了”,当然价格劝退是一方面,外卖背后良莠不齐的卫生条件同样令人不知所措。

    不是预制菜品微波加热,就是脏乱差的小作坊出品,导致现在打工人吃个外卖都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对比品牌标志、看评论、看评分,为了更准确的辨别店铺品质的优劣,现在还流行起了一种说法,加杠“—”,加点“.”或者“·”的店铺尽量不要点。

    为什么呢?是有逻辑的!

    美团的审核机制要求C端显示的店名必须与实体店的招牌一致,一些小作坊为了占领关键词获取更多的流量,就会在店名上加各种菜名,并用符号将关键词隔开,以便用户更容易搜索到店铺。

    当然这也只是衡量店铺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现在点外卖就很烦……

    那么好,咱们不点外卖,如果说可以浅浅尝试一下自己动手做饭呢,说到自己做饭,我又低估了网友们的实力。

    原来大家为了“逃避”做饭,真的也很拼。。。

    自己做饭从来讲究的都是一个省时省力,相比精致的摆盘,丰富的口感,我宁可选择10分钟的快速“摆烂吃饭”,更多是因为不会做饭,不想浪费时间去买食材,然后再去厨房汗流浃背的“鼓捣”几个小时。

    吃饭固然重要,同时日常吃饭也很困扰,但是没关系,能有什么是可以难倒年轻人的呢,省事省力又省钱的好地方被这一批年轻人发现了,对于年轻人而言,大家想要评判一家餐厅的好坏,肯定少不了去网络上查看一番,在经过广大想要省钱网友们的严格筛查下,社区食堂就这样“出圈”了。

    年轻人也正式开启了一场“入侵”老年社区食堂之旅。

    省钱又健康,属于年轻人的反向消费来了

    像这种社区食堂的一顿饭基本不会超过15元,大多数的定价都是10块钱两荤一素,价格非常亲民,而且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社区食堂也会提供一些福利,比如说小菜免费、米饭免费等等。

    那再从食品卫生角度来看,其实社区食堂一般是有街道政府背书,卫生标准自然差不了。

    关键是社区食堂优先考虑的是小区内不方便自己做饭的老年人,所以也会格外注意饮食健康,或许调味清淡了一些,但总能吃出幸福的味道。

    就算是真的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有一些不妥的地方,那大爷大妈作为其中的受众群体,他们的投诉力度肯定不会比你小,永远不要低估中国大妈的力量。

    就目前来看,在沈阳沈北新区、皇姑区、铁西区、大东区等多个区域已经有不少社区食堂在运营中,一些开发商也逐步加大了对社区食堂构建的重视程度,像沈阳雍森、保利、金地、中海等房企,他们旗下的项目大多会有自己的社区食堂。

    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变,社区食堂之所以能在外卖、快餐连锁店、网红餐饮店等餐饮行业的“混战”中脱颖而出,不只是因为在价格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更关键的在于社区食堂有在认认真真的做口碑生意,线下不乏有老年人的口口相传,线上更有年轻人的“一键三连”,因此也获取了更多的主流消费力量,就这样成为了老少通吃的新兴餐饮场所,或许未来的社区食堂还将开拓出新的发展趋势,为大众的餐饮消费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

    单字解释: 相 比 外 卖 和 自 己 动 手 社 区 食 堂 简 直 救 我 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