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四位末代皇帝陵墓现状:汉献帝的保存最好,刘禅已被夷为平地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并分,汉末三国时期,便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诠释——东汉末年,先有宦官乱权,后有权臣祸乱朝纲,天下大乱的帷幕也彻底拉开。经过多年的角逐之后,天下三分之势形成,传承了近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则宣告终结。几十年后,三国则相继被灭,天下再度被统一。也就是说,在那段乱世中,竟足足有四个亡国之君,即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曹魏末代皇帝曹奂、和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不过,这四人虽然皆为亡国之君,但是他们生前的表现各不相同,结局也各不相同,时隔千百年后,他们的陵墓现状,更是天差地别。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盘点一下,他们的生前身后事。

    一、保存较完好的汉献帝墓

    刘协,字伯和,是东汉的最后一代皇帝。他的祖父汉桓帝,和父亲汉灵帝生前宠信宦官,为他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他的兄长刘辩怯懦不堪,虽曾登基,却从未掌权,大将军何进,又自作聪明,把权臣董卓召进了京城。所以刘协继位的时候,大汉王朝便基本上已经无力回天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挣扎,几度为傀儡,最终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之后,他曾数度反抗,例如与曹操撕破脸皮,再例如策划衣带诏事件等,只不过他并没有反抗成功,每次都被镇压了。到了曹操去世之后,他的际遇则更为凄惨——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他禅位,让大汉王朝,终结在了他的手上。不过他去世之后,曹操的后人还算厚道,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为他修筑了陵墓,名曰禅陵。虽然他的陵墓没有与东汉的其他帝王葬在一处,但是如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已经成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算幸运吧?毕竟东汉皇帝的陵墓,尚今尚可考的,只有禅陵和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了。

    二、被夷为平地的刘禅墓

    刘禅,字公嗣,是刘备之子,也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他最为人熟知的事迹,便是乐不思蜀一事。据记载,他亡国之后,被押往了洛阳。司马昭在宴会上设了蜀地歌舞,询问他是否思念蜀汉,他却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此事至今仍被传为笑谈,然而如果细读历史,我们便会发现,刘禅并非草包,相反,若非宠信宦官一事,若非他最终沦为了亡国之君,或可被称之为一代名君。那么他的陵墓现状如何呢?因为他最终逝于洛阳,所以并没有回到成都安葬,而是葬在了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据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的陵墓还有巨大的土丘,然而这座存在了千百年的帝王冢,在近代短短的几十年间,却被夷为了平地,其上甚至被村民种了庄稼。如果不抓紧时间重建的话,估计再过几十年,甚至仅需几年,他的陵墓便不可考了吧?

    三、已不可考的曹奂墓

    比起刘协和刘禅,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知名度比较低。他并非曹丕一脉,而是燕王曹宇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曹丕的侄子。不过他并不像他的祖父曹操、伯父曹丕等人那般,胸怀大志,反而一直安安分分的做着司马家族手中的傀儡——他公元260年五月,被立为皇帝,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二日被迫禅位,期间所做的事情,仅仅是给司马昭加官进爵,使司马家族以晋代魏之路,更加顺利。也许正是因为他太过听话,司马家族并没有刁难他,在他禅位之后,将他封为了陈留王,并允许他照旧使用天子的仪仗。此后他又活了三十七年,直到公元302年,才病逝于封地,谥号元皇帝。据《嘉靖彰德府志》等古籍记载,他的陵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彭城村。当地的确有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陵墓,被耕地包围,且四周散布着一些砖瓦碎块。不过后来考古发掘之后,这座陵墓被证实,并非曹奂墓。也就是说,曹魏末代皇帝的陵墓到底位于何处,至今依旧成谜。

    四、封平已平的孙皓墓

    同样是亡国之君,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身前,有着比以上几人更“辉煌”的历史。他的上一任国君孙休,并非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的叔叔。当时孙休虽然有儿子可以继承大位,但是年龄太小,再加上当时的东吴较为混乱,因此年龄稍长,且有孙策再世之称的孙皓便为立为了国君。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勤政爱民,不但下令抚恤百姓,还曾带头减省宫女和珍禽异兽。然而好景不长,他很快便暴露了自己残暴、骄奢、好酒色的一面,曾经断人手足,剥下人皮,也曾让后宫淫乐,甚至宠信巫蛊。他的恶行,最终导致了东吴亡国,自己也成为了西晋的俘虏。他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凤凰台北村,如今其陵墓上的封土已平,或许很快便被会历史彻底掩埋了吧?

    单字解释: 三 国 四 位 末 代 皇 帝 陵 墓 现 状 汉 献 帝 的 保 存 最 好 刘 禅 已 被 夷 为 平 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