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80万对60万,占尽优势的国军为何打不赢淮海?国军名将八字道破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公认的最难打。辽沈战役,是决定东北控制权的大战。平津战役,解放军横扫河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基本控制住华北地区(山西的阎锡山和西北的马家军不足为虑)。而淮海战役,基本决定了中国政权的归属。正因为这场战役很重要,所以双方投入的兵力和精锐是空前的。

    淮海战役打响之前,双方都没想到战役规模会变得如此之大。淮海战役,指挥国民党军的基本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如杜聿明、刘汝明、李廷年、黄百韬、黄维、胡琏、李弥、孙震邓。而且,国民党军兵力达到80万之多,7个兵团22个军,武器装备之精良更不消多说,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

    也怪不得蒋介石把所有底牌打出,搞得国民党军的阵仗如此之大,实在是这场战役太重要了。“守江必守淮”,这是自古以来的说法,从地理上看非常直观。如果失去了淮河的纵深,漫长的长江防线,就将处处是漏洞,根本守不过来。所以在后面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基本宣告结束了。

    面对国民党军如此豪华的阵容,华野和中野联手应对,满打满算只有60万战兵,23个纵队。武器装备也远不如国民党军。我军的后勤更是一言难尽,从百万群众推小车支前就可以看出。占尽优势的国民党军,就是没打赢淮海战役,这是为什么?

    除指挥得当、人定胜天、民心所向的因素外,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国军一代名将黄百韬,曾用八个字,道出淮海战败一大重要原因:“朝令夕改,阳奉阴违。”前面的“朝令夕改”,指的是上级,刘峙和蒋介石。后面的“阳奉阴违”,指的是同僚和下级。

    这八个字,是淮海战役给黄百韬的血一般的感悟,他是深有体会。每次回想起,都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奈。淮海战役爆发前,黄百韬察觉出己部正被华野包围,存在覆灭的危险。因此,他趁华野的包围圈尚未形成,赶紧给刘峙发去自己率部撤往徐州的请求。多次发电,刘峙终于同意。

    可当黄百韬安排好后撤事宜,部队拔营准备行军时,刘峙又突然来电,命黄百韬部暂缓撤退,就在新安镇接应从海州撤下来的44军,再两部一起走。久经战阵的黄百韬,深知己部在新安镇多耽搁一分钟,部队撤退时就多伤亡几人。可是刘峙作为淮海总指挥,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黄百韬哪能不听?

    黄百韬自知此战自己和国民党军凶多吉少,于是在1948年11月6日晚,万分郁闷地向好友兼总统府少将李以劻说:“请你面报总统,我黄某受总统知遇之隆,生死早置之度外,决不辜负总统期望。”正是因为在新安镇白白耽搁的两天时间,导致黄百韬部被华野彻底包围。

    为了解救黄百韬,从刘峙手上接过指挥权的杜聿明,命令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向碾庄方向进攻。为了防止邱清泉耍滑头,蒋介石还给他送来一封亲笔信,说明此战的重要性。当时我军阻击邱清泉和李弥的兵力,只有3个纵队不到10万人。反观邱、李两部,总兵力达到20多万,占淮海国民党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两人为了自保,都不肯出死力,打了11天才前进了不足30公里,就像是等着黄百韬部覆灭一样。黄百韬的第7兵团被消灭后,黄维的第12兵团也被困在双堆集,陷入中野的重重包围中,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杜聿明没兵可调,无力支援。蒋介石无奈出手,命令宋希濂率第14兵团从湖北赶往淮海。当时宋希濂归白崇禧节制。刚开始,白崇禧答应得很爽快,但宋希濂部集结完毕,正准备出发时,又被白崇禧扣下来。蒋介石亲自打电话去,也没从白崇禧那调到兵。

    杜聿明见败局已定,只能及时止损了,就建议蒋介石放弃徐州,把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撤往蚌埠,拱卫南京,准备接下来的渡江战役。蒋介石同意了,可当杜聿明率部撤到陈官庄时,他又特地空投来一封亲笔信,命令他暂缓撤军,调兵救援黄维。

    此时的杜聿明,差不多率部跑出华野包围圈了。当他看到这封蒋介石的亲笔信时,气得差点破口大骂。最后,杜聿明听从老蒋的命令,回军救黄维。结果是,没救到黄维,还硬生生搭进去了个杜聿明。

    在淮海战役的完全大败上,充分体现了蒋介石的赌徒心理,不把手上的钱输完,他就不罢休。

    单字解释: 万 对 万 占 尽 优 势 的 国 军 为 何 打 不 赢 淮 海 ? 国 军 名 将 八 字 道 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