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年轻时的贾母,如何对待丈夫的妾室?答案隐藏在第43回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古代豪富之间的女人们,都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丈夫的侍妾。如果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没有几房侍妾,没面子的不是男人,而是妻子。她可能会背上“善妒”的名声。

    比如王夫人,就每每担忧亲侄女王熙凤的的名声问题。当王熙凤把贾琏在外面偷娶的尤二姐接进贾府的时候,曹雪芹是这样写的,“王夫人正因她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她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而王熙凤自己,也曾经因为婚后撵走了贾琏的两个侍妾,而逼着陪嫁丫头平儿,做了贾琏的通房丫头。

    而正室和妾室如何相处,也就成了每一位豪门媳妇儿,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王夫人对赵姨娘等是能不搭理就不搭理;王熙凤对贾琏的侍妾,是用尽心机,百般提防;邢夫人对贾赦的侍妾,倒是十分友善,还不惜亲自出马,给丈夫“说媒”。

    贾母,也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千金小姐,当她嫁到贾家,成了贾代善的妻子的之后,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比如探春理家的时候,就曾经提到,原来老太太屋里也有几个老姨奶奶。那么,贾母年轻的时候,是怎样对待丈夫的侍妾呢?

    其实,答案就隐藏在《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彼时,因为王熙凤的生日快到了,贾母突发奇想,想学“那小家子,大家凑份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贾母一句话,下面立刻附和声一片,都夸赞老太太的法子好。于是,“众丫头,婆子见贾母十分高兴,也都高兴,忙忙的各自分头去,请的请,传的传,没一顿饭的功夫,老的,少的,上的,下的,乌压压的挤了一屋子”。

    这些人中,有贾府从上到下的主子们,也有服侍过贾母的老家人,比如赖嬷嬷等几个年高有体面的老嬷嬷,也有年轻的丫头们。那么,贾府内宅的人,是不是都来齐了呢?倒是王熙凤看出来了问题:“上下都全了,还有二位姨奶奶,她们出不出,也问一声儿,尽到她们是理。不然,她们又该说小看了她们了。”

    贾母忙道:“可是呢,怎么倒忘了她们?只怕她们不得闲儿,叫一个丫头去问问。”说着,早有丫头去了。

    贾府内宅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贾母叫来了——只少了两位姨娘。

    如果说贾母刚开始确实忘了两个姨娘,倒也有可能。但当王熙凤提醒的时候,贾母依然找了个“只怕她们不得闲”的借口,来阻止两位姨娘的前来,她对两位姨娘的嫌弃,就很明显了。话说贾母召唤,谁敢不得闲?便是不得闲,也得赶紧来。贾母如此说,只不过透漏出满满的对两位姨娘的不待见。

    或许,身为正室,都不可避免地对妾室有着天生的敌意——毕竟,那是和自己分享丈夫的女人。贾母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有这一点本能。甚至于,她的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她的儿子的妾室身上。对于儿子的妾室赵姨娘和周姨娘,也是能不见就不见,反正老太太身边也不缺少服侍的人。

    所以,贾母的这一举动,暗暗隐藏着她在年轻的时候,对待丈夫的侍妾,大概也是这种态度,不可避免的排斥,本能的不待见。

    单字解释: 年 轻 时 的 贾 母 如 何 对 待 丈 夫 的 妾 室 ? 答 案 隐 藏 在 第 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