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襄阳之战中,是谁捉了特务头子康泽,将军的结论是“解放军捉了康泽”,谁都不得罪!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是我闻之孔庆德(一)

    孔庆德|中将|红四方面军|八路军|第二野战军|开国将军轶事|新编|20230725

    原创|吴东峰

    开国将军轶事新编中将卷(未定稿)

    不是小说,亦非正史。

    如是我闻,姑妄听之。

    孔庆德(1911—2010)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小脑袋,巧舌头

    江汉“笼子”鬼见愁。

    1938年,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曾由孔庆德将军率部护送过正太铁路封锁线。后,卡尔逊于其《中国的双星》一书中描写孔庆德将军道:“孔穿一套日本皮毛衣服,走起路来迈着豹子似的起伏滑步,他一路上真是顶刮刮的,能叫出营里每一个人的名字。”

    1994年12月、1996年6月,笔者于广州珠江宾馆多次采访孔庆德将军,印象也是“顶刮刮的”。将军接受采访,犹如上台作战争动员,不但嘴动,头也动;不但头动,手也动;不但手动,全身都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双滴溜溜转小眼睛一直盯着你。

    孔庆德将军,身材颀长,圆脑小眼,双目灵动机警。行路如赶场,步距阔大,频率极快,常人所不及。年过八十,依然如此。

    孔庆德将军能言善辩,说话直率,时露锋芒,又常蕴深机,能曲能伸。“文革”中,与造反派辩论,既能上纲上线,又能粗言俗语,人皆不敢与之对语。周恩来称孔庆德将军为“孔大炮”,将军于湖北又有“孔铁嘴”之名。

    孔庆德将军,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三代后裔。1928年春参加国民革命军陈调元部。1930年冬,随部队入皖“围剿”红军。其时,孔于营部当传令兵,营长魏孟贤,黄埔一期学生,地下党员。某战中,魏率部起事,毙团长、旅长,而后投奔红军,孔庆德随之。将军忆此曰:“那天大雪,我们只带出了二百多人。”将军与东峰言此深叹息:“魏孟贤后任红军师参谋长,肃反时被杀,其余弟兄,冤死的冤死,战死的战死,建国后只剩下我一人了。”

    孔庆德将军又言,红军长征过草地,将军所在团共两千八百多人,北上,南下,南下,北上。走出草地后只剩八百多人,减员近两千人。大多数不是打仗打死的,而是饿死冻死的。当天晚上宿营,次日起来一看,一堆一堆的人,都没气了。将军时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六团团长。该团曾被红四方面军授予“以一胜百”奖旗。

    孔庆德将军言,长征中,红军高层领导专门就野菜问题召开过会议,朱德、刘伯承等参加挖野菜吃的行列。将军至今仍能报出许多野菜的名字,如野芹菜、野韭菜、灰灰菜、苦苦菜、籽籽菜、锯齿菜、刺儿草、大黄叶子等。

    孔庆德将军作战既肯动脑,又善分析判断。1948年7月,刘邓发起襄阳战役。时任桐柏军区兼十纵副司令员的孔庆德将军,奉命率部攻东门以南及城东南角。这一带有护城河,河上有桥,而将军将突破口选在无桥之东南角。其时,众皆不解,问将军:“水宽一华里,如何攻?”将军详数利弊,弊为一,水宽是天然障碍;而利为二:一敌军用兵少;二敌火力在水中杀伤力小,尤其是手榴弹。遂统一思想。是役,将军率部轻取城之东南角,无大伤亡。

    1948年夏襄阳之战,刘邓所部活捉敌守将康泽。近见报刊参战诸部队均言其捉康泽之事,难辨真伪。孔庆德将军为当事人,为东峰叙之甚详,以实录之:“康泽是江汉军区部队(十二纵)先捉的,六纵抢的,地点在襄阳东北角杨家祠堂。为了抢康泽,当时有三支部队架起机枪。我一看,不好,就站在中间,大声宣布:“我是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我命令你们住手!”遂平息抢俘虏事件。

    孔庆德将军言此说:“如果打起来,那就闹大了,解放军打解放军都硬得很啊!”将军继言,所以此事不好说,讲假的我不愿意,讲真的要得罪人。人家叫我写文章,我只能写:“‘解放军捉了康泽’,谁都不得罪,操他奶奶的!”

    据史载,襄樊战役后,中原野战军在河南社旗镇开总结大会,孔庆德将军在会上陈述各部争夺康泽情况。刘伯承立即向中央报告,毛泽东批示:“严肃处理。”朱德批示:“此战役打得很好,以同等之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于外城,最后夺取主要据点襄樊。但纪律不好,互争俘虏以致打死自己的同志,是极大的政治上的错误。”

    后,刘伯承、陈毅专门到六纵召开团以上干部会,传达中央军委指示。

    年画旗开得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洗稿可耻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本公众号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广大读者点击文末的“写留言”,发表阅读感想。

    单字解释: 襄 阳 之 战 中 是 谁 捉 了 特 务 头 子 康 泽 将 军 的 结 论 是 解 放 军 捉 了 康 泽 谁 都 不 得 罪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