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王灭楚,李信说二十万军足矣,老将王翦为何说非六十万军不可?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古代杰出军事家。《史记》记载:“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奉秦始皇”。王翦是频阳县(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年轻时就喜欢军事,后事奉(效力于)秦始皇。

    始皇十一年,王翦奉命率秦军进攻赵国的阏与城(今山西和顺),大破赵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接连攻取了九座城邑。

    始皇十八年,王翦再度奉命统秦军伐赵,战事进行了一年多,秦军攻城拔寨,屡破赵军,终于摧垮了赵军,赵王迁被迫投降,王翦率军全部平定了赵国,并把赵地划为秦国的一个郡。

    次年,燕太子丹命刺客荆轲假扮使臣来到咸阳混入秦宫,谋刺始皇未遂,始皇震怒,派王翦率军击燕。秦军势如破竹,大破燕军,王翦率军攻克燕蓟之地(今天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一带),燕王喜遁逃辽东(今东北),秦军灭了燕国,班师回朝。

    紧接着,秦始皇派宿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伐楚,把楚军打得大败亏输。王贲回师时又顺道攻打魏国,魏王举国投降,王贲一举平定了魏地。

    秦国连灭韩、赵、魏三国后,赴辽东追击燕王,又屡破南方强悍善战的楚军。秦军中有一位年轻将领叫李信,他虽然年轻,却骁勇善战,曾经率领数千兵马追逐燕太子丹的大军,最后在衍水(今辽宁辽阳太子河)大破燕军,活捉了燕太子丹,立下大功一件,始皇认为他虽然年轻气盛,但也贤能悍勇。

    秦皇意欲灭楚,问李信道:“吾欲攻取荆(楚),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大意是我准备攻灭楚国,依将军看来,大约需要多少人马才能够用?李信以自信的口吻答道:“不过用二十万人”。意思是只要二十万军队就可攻占楚国。秦始皇又问老将王翦,王翦谨慎地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揶揄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始皇喟叹说:“王将军毕竟年迈气虚了,何等胆怯啊!李将军果敢勇猛,他的话很对”。王翦的建议不被始皇采纳,他就推说老病缠身,辞官离开咸阳回频阳(今陕西富平)故里去了。

    始皇派李信、蒙恬两位年轻将领率二十万大军南攻楚国。李信下令兵分两路:自己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汝南),由蒙恬另率一军攻寝丘(今河南沈丘),两路军都击败了楚军。接着李信又攻克了鄢郢(今安徽寿县),随后率军西进,准备按预定计划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与蒙恬军会师。楚军悍将项燕(项羽祖父)骁勇善战,他率军尾随秦军,衔枚急追,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最后抓住战机大破李信军,楚军攻入两座营垒,杀掉七名秦都尉,斩获无数,秦军溃败而逃。

    秦始皇听说李信兵败,十分震怒,同时又很担忧,于是亲自赶到频阳(今富平)探访居家“养病”的老将王翦,想请他重新出山,率军伐楚。秦皇向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认错说:“寡人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楚)军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朕(寡人)由于拒绝采纳将军您的建议,李信果然兵败,辱没了秦军威名。今天得悉楚军天天向西疾进,将军您虽说有病在身,但您真的忍心单独丢下寡人不管不顾吗!王翦辞谢说:“老臣病弱糊涂,望大王另选贤将吧(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以不容商榷的口气说:“已矣,将军勿复言”!算了,将军不必多说、别再推辞了!王翦说:“大王不得已一定要用我的话,没有六十万大军可不行”。始皇说:“就依(听从)将军的意见”。于是调集全国大军供王翦指挥。王翦统兵六十万南伐楚国,始皇亲自送到灞上。王翦临出发前,再次请求秦始皇赐给他大量肥田、美宅、园林池塘,索求的数量极大。始皇笑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将军已经马上就要率军出征了,还有必要担心将来会贫困吗?

    ......

    王翦答:“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听罢,呵呵大笑。王翦这番话的大意是:在大王手下为将,即便立下大功最终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还重用我时,我就当及时请求大王赐给我园田宅邸作为子孙后代的产业啊。王翦戎马一生,早已看淡生死,为何还如此贪婪呢?从他最终未遭秦皇猜忌、功德圆满来看,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啥叫“姜还是老的辣”?看王翦的所作所为便可找到答案——

    史载,王翦率大军开到武关(今陕西商洛以东)后,又连续五次派人返回咸阳请求始皇尽快赐给他良田豪宅。有亲信部将不理解,好心提醒他说:“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意思是将军您一再催促大王赏赐,是否有些过分了。王翦说:“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今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阅人无数,老谋深算,深谙韬晦自保之术。他知道秦皇生性残暴,内心又很猜忌,如今逼于形势,把秦国几乎全部的军队交给他一人统领,如果自己不假装贪得无厌、为子孙求赐大量田产宅邸为产业,以表示自己对秦国有坚定的信心,且忠心无二,秦王能睡得香、吃得下吗?自己能保全身家性命吗?

    王翦接替李信统兵伐楚。楚国得知秦军空国而来,志在必得,于是也调兵遣将阻抗秦军。王翦率大军到达前线后,挖深壕筑高垒,据险坚守,决不出战。楚军屡次邀战,王翦置之不理,严禁将士出战。楚军求战不得,有些懈怠。王翦令士兵每日轮流休息、沐浴,并杀牛宰羊,犒赏将士,他自己也和士卒一起饮食。为麻痹楚军,他还带领士兵玩掷石游戏。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却不出战,时间一长,楚军后勤不济,粮草匮乏,将士疲惫,被迫向东撤退。

    王翦见时机已到,立刻下令全军拔营追击,命最精锐的勇士前出猛攻,大破楚军。秦军追到蕲南(今湖北蕲春以南,罗田、黄冈以东,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斩杀了楚国名将项燕,楚军伤亡惨重,余部溃散。秦军则乘势攻城略地,占领了楚地的许多城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征战,秦军攻破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彻底荡平了南方强国楚国,随后把楚地改设为秦国的郡县。

    王翦率大军又继续向南,征服了岭南百越。其子王贲、李信则率军击败并平定了北方的齐国、燕国。

    至此,天下归于一统。王翦和李牧、白起、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秦灭六国,王翦一人就灭掉了其中三国,可谓居功至伟。他不仅足智多谋,能征善战,而且不喜大肆诛戮,又深谙自污、自黑保全之术,最终功高而不震主,还得以寿终正寝,犹显难能可贵。

    【插图源自网络】

    单字解释: 秦 王 灭 楚 李 信 说 二 十 万 军 足 矣 老 将 王 翦 为 何 说 非 六 十 万 军 不 可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