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鬼谷子识人术:牢记这二句口诀,看人,一看一个准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奇人,他虽然一生隐居避世,但是却教导出四大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都名扬天下,封将拜相,所以鬼谷子也因此而青史留名。

    鬼谷子的识人术,深受世人推崇,就连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深受其影响。他借鉴鬼谷子的识人经验,写成了《识人七法》,被后世广为传颂。

    鬼谷子说过:“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就是鬼谷子高明的识人智慧。

    每个人的样貌,都受其内心的影响,所以识人既要观貌,又要鉴心。这就是鬼谷子识人术:牢记这二句口诀,看人,一看一个准。

    一、以貌取人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就是:“不要以貌取人。”很多仪表堂堂的人,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很多其貌不扬的人,其实才华内敛,胸藏枢机。如果仅凭自己对别人样貌的喜好,去判断一个人,很容易把人看错。

    但是鬼谷子为什么说要以貌取人呢?就是观察别人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当一个人心有所想之时,就会言有所示、行有所动,通过自己的言行反应出来。就算这个人可以掩饰内心,但是却无法掩饰情绪,一定会从细节上有所暴露,考验的就是我们察言观色的能力。

    商朝有个贤臣叫做箕子,是殷纣王庶兄,殷纣王即位之后,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有人向纣王进献了一双精美的象牙筷子,纣王爱不释手,重赏了进献的人。但是箕子却对这件事非常忧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商朝要有大麻烦了。

    有门客问他何出此言,箕子解释到,商朝之所以欣欣向荣,就是因为奉行节俭之风。这次纣王对象牙筷子这种奢侈品如此喜爱,将来吃饭要吃山珍海味,穿衣要穿绫罗绸缎,一旦养成奢靡之风,总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百姓就会不堪重负,这就是商朝之祸。后来殷纣王不仅夜夜笙歌,还兴建酒池肉林,最终被士兵倒戈,败亡于鹿台。箕子就是从殷纣王见到象牙筷子的表情,看出了商朝的兴衰,这就是以貌取人的识人智慧。

    二、以心鉴人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识人是非常难的事情,难就难在人心复杂。越是坏人,越会伪装自己,所以普通人很难看透人心。

    其实,想要读懂别人的内心,仅仅是以貌取人还不够,所以鬼谷子让我们以心鉴人。就是不要被别人表面的言行所误导,凡事都要分析别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能够看透别人的动机,就能把握住他的内心,这样才不会被表面的伪装所蒙蔽。

    陆逊是东吴的重臣,他因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而深受孙权的信任,所以在吕蒙之后接任了东吴的大都督。陆逊一生战功显赫,就连关羽、诸葛亮都在他手上吃过大亏,陆逊的成功,就源自他懂得以心鉴人的识人术。

    陆逊有一次对诸葛恪说:“地位比我高的人,我会尊重他;地位不如我的人,我会扶持他。但是先生气势太盛,经常侵犯地位高的人,又看不起地位低的人,恐怕将来会有祸患。”后来诸葛恪成为孙权的托孤重臣,果然越来越独断专横,被孙亮除掉。陆逊能够通过诸葛恪的行事作风,看透他桀骜不驯的内心,这就是他以心鉴人的高明之处。

    俗话说:“口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诈奸。”我们在识人的时候,不能偏听偏信,一定要听其言、观其行。以貌取人,观察他的情绪;以心鉴人,分辨他的动机,这样才能看人一看一个准。

    单字解释: 鬼 谷 子 识 人 术 牢 记 这 二 句 口 诀 看 人 一 看 一 个 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