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皇帝请爱将吃饭,故意不给筷子,爱将愤而离席,却惹来杀身之祸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功高震主是自古以来的大忌,因为武将都是有实权在手的,打仗的时候,皇帝当然希望他们能够保卫国家,击退敌人,但是如果是在社会稳定没有战争的时候,武将手里拥有太大的权利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儿。万一哪天要谋反,那岂不是轻而易举,所以每当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武将大多都会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这样的事情在史上是不计其数的,比如当年的韩信,刘邦一统天下后,最后的下场是被刘邦诛了三族。

    比如年羹尧,年羹尧是两朝元老,可谓是战功累累,同时也手握重权,是他一手将雍正扶上了皇位,还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帝。后来因为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使得年羹尧也膨胀了起来。这让雍正皇帝对年羹尧起了杀心,最后年羹尧也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来,自古手握重权的武将是皇帝的心病。如果自己还要在皇帝面前蹦跶作乱,随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啊。

    下面这位主人公叫周亚夫,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和韩信一样,是西汉的开国名将,但是他却不像韩信一样倒霉,反而周亚夫还坐上了丞相之位。

    周亚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于是被皇帝封了个河内郡绛候,承蒙父亲的光环,这个职位还算不错。后来有算命的说他命相尊贵,将来必定和他父亲一般能做大官乃至宰相,可周亚夫对于算命之言却并未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最后居然真的应验了。

    公元158年,中国皇朝西北地区有匈奴人冒犯我国的西北边境。周亚夫听命去了细柳戍守,正好这时候汉文帝出宫视察民情也到了细柳,于是便去了周亚夫的军营。可是守门的士兵却说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不允许入内,这让汉文帝愣了一下,于是便让身边的官员前去告知周亚夫,周亚夫这才出来迎接汉文帝。

    然后跟汉文帝解释说因为士兵们要随时准备出门迎战,所以必须把军装穿在身上,行跪拜之礼非常的不方便,请求汉文帝的见谅。这让汉文帝对周亚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文帝非但没有责怪周亚夫反而十分欣赏与他。

    后来汉文帝病重,离世之前他特意嘱咐自己即将继位的儿子汉景帝,让他继位以后一定要重用周亚夫,于是汉景帝便很快就将周亚夫提拔为了车骑将军。而周亚夫也不负汉景帝的提拔,上任之后就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还将敌军将领的项上人头取了下来。

    这让汉景帝更加觉得周亚夫是个人才,于是便提拔周亚夫做了丞相之位。升官进爵后的周亚夫便开始膨胀起来,而且他是武将出身,说话也很直接,经常在朝堂上议事的时候让汉景帝下不来台。就这样久而久之,汉景帝的心里也对周亚夫有了怨气,而周亚夫却毫无察觉。

    很快,过度膨胀的周亚夫便目中无人了,并且还和梁王结了仇,于是梁王便经常跑去汉景帝那里说周亚夫的坏话。在此期间周亚夫因为反对汉景帝给皇太后的两个弟弟封爵位,还当着朝中所有大臣的面将先祖刘邦的祖训给搬了出来,当场便让皇帝难堪不已,于是周亚夫这下又把皇太后给得罪了。

    本来一两件事情汉景帝还可以容忍周亚夫,可种种事件已经让周亚夫变得猖狂无度了,这让汉景帝对周亚夫起了杀心。但皇帝觉得毕竟周亚夫也是立过大功的,也没犯太大的错,于是汉景帝就想着就再给周亚夫一次机会。

    汉景帝为了试探周亚夫,于是便准备了宴席让周亚夫来赴宴。汉景帝在宴席上准备了周亚夫最喜欢的肉食菜品,但是却故意没有给周亚夫准备筷子,想看看周亚夫怎么吃饭。谁知周亚夫完全不顾汉景帝的颜面,立马爆发了脾气,还生气的离席了。

    汉景帝赔笑着问周亚夫:“你就因为这样就生气了吗?”于是周亚夫直接朝汉景帝跪下请罪,让宴席场上更加尴尬了,汉景帝只能让周亚夫起身。可最后周亚夫起身连招呼都没有和汉景帝打就直接走了,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离开的背影便知道这个周亚夫留不得了。

    果然不出所料,过了三个月,梁王在汉景帝的授意下找了个借口诬陷周亚夫谋反。这让周亚夫非常生气,于是便向汉景帝绝食抗议,最后就那样活活饿死了。由此可见,周亚夫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样的宿命。

    单字解释: 皇 帝 请 爱 将 吃 饭 故 意 不 给 筷 子 爱 将 愤 而 离 席 却 惹 来 杀 身 之 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