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少年天子》静妃和花束子的鸳鸯浴太美,这一幕反复看了很多遍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皇后在咔吧她的小核桃的时候,一不小心说漏嘴了,说出侧宫静妃不顾皇太后禁闭的禁令,穿着花束子的衣服,出去溜达。

    事已至此,就把静妃掉包三阿哥的肚兜,把四阿哥害死的真相给暴露了。

    而当太后到侧宫来责问静妃的时候,正好碰见静妃与花束子温柔缠绵,嬉笑之声,都传到殿外去了。

    废后与失宠的贵人一起吃对食,把严谨的宫规抛之脑后,这简直就是福临与太后的奇耻大辱。

    太后最后执意处死花束子,根源就在于此。

    这个花奴的后人,这个出身卑贱的奴才的奴才。

    不仅睡了她的宝贝儿子,最后还勾搭上了她的儿媳妇兼侄女,博尔济吉特的脸都被丢光了。

    四阿哥夭折这件事,孝庄一早就知道一定是静妃干的。

    别说静妃害宫里的小孩子有前科,也别说花束子软弱善良毫无害人之心,单单小皇后的口供,就是百分之百可靠的(小傻子不知道什么叫说谎)。

    但是孝庄明知静妃才是害死四阿哥的罪魁祸首,却依然想把所有的罪状赖到花束子身上。

    所以她言语如刀,字字如针,胸有成竹的逼问花束子,她知道花束子无从辩驳也不敢辩驳。

    她就想这样把这个杀头的罪名扣在这个既睡了皇帝又想睡皇后的“贱民”身上。

    而静妃此时,挺身而出,意图把太后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她明明知道,此时不明哲保身是非常危险的,但她偏偏就如太后以前所说的,臭脾气就真的硬到底了。

    甚至用鄙夷的语气讽刺苏麻喇姑:我是奴才,你是妃子,用不着你来管我。

    而太后的怒气,也因为静妃对苏麻喇姑的出言不逊,而被撩拨的更为暴烈。

    这对姑侄,表面上看是为了四阿哥的死因而纠缠,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对食的对象”在对峙。

    我一直在想,静妃这个人设,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只是想塑造一个狠毒嚣张的皇后,就应该把她塑造的像《孝庄秘史》里面的娜木钟那样,几乎找不到一丝优点,人人除之而后快。

    但是编剧没有这么做,这个人物的确恶贯满盈,先后折在她手里的就有两个孩子。

    编剧的本意,其实并非要把静妃塑造成本剧的最大反派,就像编剧其实不想把男主角塑造成本剧第一伟光正的正面人物一样。

    静妃的性格里面,带有一种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矫饰伪装的真率,但这种真率在压抑人性的皇宫里面就是人人无法忍受的毒刺。

    静妃侮辱别人,伤害别人,但同时也被当时的环境压抑的遍体鳞伤,只有她敢说“福临不像皇上”,只有她敢说慈宁宫是“伪善人”。

    其实这些话都是编剧想要透露给读者的,只有静妃这样没有道德束缚,又丝毫没有顾忌的人,才能真正达到编剧想要“反封建”的目的。

    单字解释: 少 年 天 子 静 妃 和 花 束 子 的 鸳 鸯 浴 太 美 这 一 幕 反 复 看 了 很 多 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