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共成立初期曾蒙受巨大损失,毛泽东及时提出了这一重大命题

    2023.01.1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

    首先,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找到这一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严峻问题。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都曾考虑过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但由于当时党尚处于幼年,在理论上不成熟,对这一问题没有形成深刻的论述和思想上的共识。毛泽东在同党内“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其后,毛泽东又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多次谈论了这一问题,使这一概念拥有了日益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在规定性,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实践化、民族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的思想结晶,充分显示了毛泽东的独创精神和理论自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进入到一个自觉理性的新阶段。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次,毛泽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续辉煌的正确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基本上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和苏俄革命的经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城市。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犯“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革命实践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各根据地领导人在实践中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基于对农村、农民的深刻了解,早就注意到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是农民革命,土地问题是党的中心问题。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提出由进攻城市改为向农村进军,成功地把部队带上了井冈山,进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结合中国特点,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又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初步探索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根据中国实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良好基础。

    最后,毛泽东思想锻造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明确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他十分重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创建了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和体制,要求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将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并将其作为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组织建设,要求造就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和建立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重视作风建设,要求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刻不忘拒腐防变重任,并把整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载体。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单字解释: 中 共 成 立 初 期 曾 蒙 受 巨 大 损 失 毛 泽 东 及 时 提 出 了 这 一 重 大 命 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