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厉害的亲戚不少,为何没能帮他打败刘邦?其实一个比一个能扯后腿

    2023.02.0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楚汉争霸刚开始时,项羽以勇猛过人的实力力压群侯,成为真正的霸主。可是,后来的汉王刘邦崛起,掀翻项羽的西楚势力,最终在垓下大败项羽,成功建立汉朝。

    不过,在秦末起义最激烈的时期,史书和影视作品中不仅仅记录了一个项羽,还记录了不少项氏族人。项羽势力中“项”姓那么多,刘邦手下同姓却很少,为何反而赢了?这些人跟项羽都是什么关系,他们的结局如何了呢?

    项羽的祖辈最早都是一个国的贵族,这个诸侯国由周氏分封,名字叫做项国。在其后的百年间,项国被楚国所吞并,贵族被纳入楚国之中。楚王将这些贵族封在项国旧地,而他们就以项为氏,繁衍生息。

    公元前225年,在楚国已经当上大将的项燕奉命出击,抵挡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大军。初次接战时,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在项燕的包围和猛追下大败,秦国损失惨重,项燕一战成名。

    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超,是项羽的父亲,早早去世了。次子项梁,他是项羽的叔叔,是秦末起义时,楚地的首领之一。项燕的三子叫项伯,最早起义时,投奔项梁项羽,后来被项氏除名。项伯的儿子叫项猷,历史介绍不多。项羽还有个堂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项庄。项氏下一辈的话,还有项他、项声两位比较出名。

    那么,项羽的这些亲属结局都是如何呢?他们是不是真的都扯了项羽的后腿的呢?

    1、项燕

    公元前224年,王翦带60万大军进攻楚地。楚国举全国之力奋力抵抗。项燕虽然此前大败了秦国李信,被楚王重用,可是他还是遇到了天生的宿敌。王翦打仗以稳出名,说的通俗点,简直可以“稳”到天际。可是,王翦的大军来到楚国后,立即建立坚固的壁垒,丝毫没有进攻的意向。此后一年时间,王翦的60万大军就这样在楚国的地盘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为了让后方粮草源源不断,甚至还建立了坚固的运粮公路。

    此时的项燕被逼的要口吐鲜血:主动进攻毫无胜算,撤兵回家也不可能,长期消耗更是玩不起。正在项燕想调兵绕路而走的时候,王翦的大军却突然发难,一举猛攻。此战,楚军大败,项燕自刎,楚国不久后灭亡。

    可以说,项燕大败直接导致了楚国的覆灭,这不能怪老将的实力弱,只能说王翦太强了。

    2、项梁

    项燕战败,楚国灭亡后,秦国虽然抓捕过项氏子弟,不过因为刚刚接收楚国地盘,管理混乱,很多项氏子弟都隐姓埋名,逃过追捕和查抄。早年,项梁因为杀人罪,四处躲藏,带着侄子项羽跑到了吴中(现在的苏州地区)。秦国统一六国后,项梁在当地开始秘密联系反秦人士,偷偷储藏兵器,训练士兵,谋划和期盼成功反秦复楚。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举旗反秦,项梁随后带领项羽杀掉当地官吏,举旗同反。随后,项梁带领楚地的起义军参加多次战斗,取得不小的战绩,甚至还复辟了楚国。不过,在公元前208年,项梁因为轻敌,在定陶与秦军大战时,战败身死。

    项梁虽然复仇意志强烈,早期举旗稳定了楚国复辟势力,可毕竟眼光和思维太过薄弱,没有给西楚势力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和战略目标。身为一个势力的首领,没有做好领头羊。

    3、项伯

    项伯这个人比较传奇,在早年的反秦战斗中,他有非常出色的表现。项梁起义时,项伯从下邳避难所跑回吴中投靠哥哥,完成了项家主要人物的汇合。

    虽然项伯的才能不高,却是一个影响了楚汉形势的重要人物。也是项羽势力中,项氏家族最“扯后腿”的一个。

    当时,在刘邦项羽成功打到秦国腹地时,有人密告项羽,刘邦想要自立为王,并且占用金银财宝。以霸王的性格当然不能忍,准备第二天突袭刘邦。项伯想起来,自己的好友张良还在刘邦军中,竟然连夜跑到刘邦军营里给张良通风报信。这次简单的交流直接让张良和刘邦有了防备,连夜改变策略,第二天低声下气的向项羽赔罪,还要宴请项羽。

    项羽的谋士范增眼看事情败漏,气的胡子都要飞起来了。不过,他还是安排项庄,在宴席间刺杀刘邦,以绝后患。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项伯再次出场,他立刻起身与项庄一起舞剑,“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面对这样的叔叔,项羽还大大咧咧的与刘邦把酒言欢,可这把范增没当场气死。后来,刘邦见事不好,接着上厕所的机会一溜烟就跑了,西楚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击杀刘邦。而范增也看出项羽毫无大志,性格具有很大缺陷,为后来的出走埋下伏笔。

    后来,项羽战败,乌江自刎,项伯则第一个跳出来投降刘邦。还被封为开国功臣,赐姓刘。不过,项伯一脉并没久远,他死后,儿子获罪,爵位被削除,子孙不得而知。

    4、项庄、项他、项声

    项庄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鸿门宴舞剑这件事,其他的均无出彩表现。不过,史书记载,他一直忠心跟随在项羽身侧,最终战死在乌江边。现在想来,项庄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心于项羽,其他才能并不突显。

    项他是项羽宗族后辈,秦末起义后,在复辟的魏国当相国,很有才能。在刘邦被项羽封到汉中后,复辟的齐国发生叛乱,刘邦派韩信从汉中东出,击败秦国的三名旧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史称“平定三秦”。

    随后,楚国大将龙且和魏国相国项他在定陶阻拦汉军,结果大败,项他被俘。后来,项他归顺刘邦,子孙封侯。

    项声也是项羽宗族小辈,在此前名声不显。后期楚汉相争激烈时,齐王被韩信打得抱头鼠窜,向楚军求救。项羽对刘邦本就气恼,立刻派大将龙且、项声带20万楚军增援齐国。

    只可惜,龙且的战斗力在韩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潍水一战楚军基本全部报销。随后,楚军陷入劣势,韩信与刘邦两面带兵南下。汉军先锋灌婴到达广陵后,项声领兵前去迎击,在下邳被打败,下落不明。不过,预计他是死于乱军之中了。

    公元前202年,当项羽在乌江自刎。

    就好似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一般,这位英勇的将军华丽而萧然的走下舞台,把主角让给下一幕的主角。

    项氏子弟曾经在秦末汉初这个舞台上有过非常精彩的演出。没有项氏,也许秦朝不会那么快灭亡,甚至还有喘息的可能,但战乱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没有项羽的分封诸侯,就没有各国的不满和内乱,就没有刘邦趁乱崛起的机会。

    作为项国的后裔,作为楚国世代的柱石,项氏曾一心恢复楚国往日的荣光。但项羽、项梁却从未看到统一的好处和历史的必然,也没有足够高的眼光和视野看清未来的格局变化。项氏虽然人才众多,但都以武艺见长,除了运气不好以外,眼光、格局、智商实在不敢恭维,这与刘邦手下的众多人才相比,实在差了不小的“段位”。

    因此,项羽的亲戚给项羽,乃至整个西楚扯了后腿。也许这也正是项氏人才众多却一败涂地,刘邦手下没有一个姓刘的反而能坐上大汉皇帝的重要原因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单字解释: 项 羽 厉 害 的 亲 戚 不 少 为 何 没 能 帮 他 打 败 刘 邦 ? 其 实 一 个 比 一 个 能 扯 后 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