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一荻生下儿子后,于凤至不但没为难他们,还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

    2023.06.1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为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一直都是识大体、懂包容、重情义的完美形象。后人则常将她与赵四小姐(赵一荻)对比,这场津津乐道的三角恋,一直让人因后者替前者不值。

    18岁时,张学良奉张作霖之命,不情不愿的娶于凤至过门。

    大帅府对于于凤至的态度,除了张学良都将她当做宝贝一样对待,行事有度,对人谦和的于凤至一直在人心中地位颇高。

    至于张作霖为何对儿媳这般钟意,还有诸多说法,一是为抱于至凤父亲的救命之恩,二是因于凤至“属凤命”,最“旺”张学良。

    于是毫不犹豫的下了聘礼,早早的将张学良的婚事安排好。

    虽说张作霖挑选于凤至为儿媳,有外力因素,但她的贤良淑德、知书达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原因,且问这样的女子,哪个长辈不喜欢?

    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本应是一段良缘,却因张学良反感包办婚姻,导致对于凤至态度的冷淡。

    但于凤至处处包容他,看他对自己无所谓的样子,处处流连花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勉强,希望以行动感化这个浪子。

    这些年,也碍于张作霖的威严,张学良也从未将外面的花花草草带入家中,直到赵一荻的出现。

    1927年,在天津的张学良于蔡公馆的一场舞会上结实了16岁的赵一荻。

    舞池中如蝴蝶翩翩起舞的赵一荻,很快吸引到了张学良,同样英姿飒爽的张学良,也令赵一荻停足瞩目。

    二人一眼钟情,定终生。

    1928年,张作霖因皇姑屯事件去世,张学良依旧身处华北,无法主持大局,大帅府群龙无首,形势十分紧迫,于凤至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全面封杀张作霖去世的消息,“秘不发丧”,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为张学良回奉争取时间,转移东北大权。

    这件事令于凤至在大帅府的形象再一次提升,张学良也从当初的无所谓转变为尊重的态度。

    但尊重,终究不是爱。

    天津那边,赵一荻为张学良退婚约,与家族决裂,从天津赶往沈阳与张学良见面,无论这场众叛亲离的戏码是真是假,情窦初开的赵一荻,都是为了爱,抛弃了一切,又仿佛得到了全世界。

    面对孑然一身来到东北的少女,于凤至想要拿出当家主母的气势来,但她又于心不忍。

    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提出留下赵一荻,面对赵一荻的窘境,于凤至同意让她以秘书的身份留在张学良的身边。

    而张学良也只是将赵一荻安置在北陵的一处别墅,并没有让她搬进大帅府。

    住在北陵别墅的赵一荻,孤苦伶仃一人,张学良公务繁忙,不能时常陪她。

    直到1930年,赵一荻怀孕,生下唯一的孩子张闾琳。

    虽然此时张学良已有长女张闾瑛,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但对于赵一荻生下第四子的事情,依旧很开心。

    只是,他不知如何向于凤至交代。

    好在于凤至是个明眼人,看张学良回家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样子很快意识到端倪,一再盘问下得知赵一荻生下一子的事情。

    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同为母亲的于凤至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不仅令外人不解,连张学良都大吃一惊。

    没名没分的赵一荻住在外面,母子相依为命,于凤至在第二天就带了乳粉、婴儿用品,和补品看望她,还留下了自己的贴身保姆照顾他们,给了她无限温暖。

    回到大帅府后,于凤至思来想去心中不安,孤儿寡母住在外面实在不安全,于是决定把他们接回大帅府,并且盖一栋小楼,专供他们母子居住。

    得知这个消息的赵一荻大为感动,从此两人以姐妹相称,一声“大姐”喊尽了她所有的感激。

    这也是于凤至聪明善良的地方,当初张作霖没有看错于凤至,她协助张学良度过一个一个难关,直到死亡也没能让她舍弃对张学良的爱。

    这一生,于凤至给了张学良太多太多,而张学良也亏欠她太多太多。

    单字解释: 赵 一 荻 生 下 儿 子 后 于 凤 至 不 但 没 为 难 他 们 还 做 了 一 个 奇 怪 的 决 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