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辽沈战役,林彪称赞“塔山村的那个营放得好”,那个营是谁放的?

    2024.01.1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罗荣桓对毛主席心怀愧意,写了份报告,毛主席早原谅了他》一文,讲的是辽沈战役发起后,林彪在从双城前往锦州前线的途中,突然收到了华北敌军向葫芦岛增兵的情报。“只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人”,怎么办?他一度对攻打锦州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有返回攻打长春的想法。但在罗荣桓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执行打锦州的计划。

    列车于1948年10月4 日清晨到达了阜新,由于前面铁路还没有修通,林彪他们改换乘汽车前往锦州。

    在路上,林彪认为占领锦州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攻打锦州,而在于如何阻击来自葫芦岛的援兵。

    为此,他对作战部队重新进行了安排:以4 纵、11纵在锦州、锦西间进行攻势防御,对付东面之敌的援军;以10纵、5 纵、12纵及1 纵一个师、6 纵两个师对沈阳方向实施警戒,对付沈阳可能出动的援军。

    该日,将战斗部署以电报的方式发给了毛主席。

    10月5 日,林彪他们到达了锦州西北,把指挥所设置在牤牛屯,。

    牤牛屯距离锦州约15公里,非常靠近前线。

    毛主席在这一天复电,完全同意林彪的战斗部署,但对指挥所设置在牤牛屯表示出了担心,说:“你们不应距城太近,应在距城较远之处,以电话能够联络攻城兵团即妥,务求保障安全。”

    林彪清楚自己身处险境为意,但为了掌握战场情况,他还是拉着罗荣桓、刘亚楼的手,一起到帽儿山上看地形。

    在东西两个方向的援敌中,沈阳方向的距离尚远,对攻打锦州威胁最大的,是来自锦西、葫芦岛方向的援敌。

    林彪对此显得忧心忡忡。

    刘亚楼汇报说:“4 纵打下兴城后,已在前天转移到了塔山地区,现在,他们正在打渔山、塔山、自台山抓紧构筑工事。另外,我们还有第11纵队配合防堵,塔山后面的高桥还有总预备队第一纵队,问题不大。”

    林彪还是顾虑重重,他说:“我们这次防御,是攻势防御,不是运动防御,要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山下一线二十余里的地区构筑坚固的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保证锦州战役的进行。”

    鉴于此,林、罗、刘致电第4 纵队领导人吴克华、莫文骅,要他们务必:“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

    塔山不是山,更不是塔,而是一座有200余户人家的大村庄,通常称为“塔山堡”,也称为“塔山村”。

    塔山村并没有险要地形,但其地处于锦州、锦西之间,距锦州30公里,距锦西10公里,从锦西到锦州的公路就从村中穿过,村东还有一条铁路与公路并行。

    又由于其东面濒海,西面是白台山、虹螺山,背后是河道交错的高桥镇,即国民党军要从锦西增援锦州,塔山村是其必经孔道。

    那么,我军如何才能扼守住塔山村呢?

    还必须交待一下,塔山村所在的地貌为丘陵地带,不过,其位于谷地之中,地势很低,低得村前自然形成了一条宽度有20米左右的沙河,名叫饮马河。

    此外,塔山村的周围都是高低起伏的小高地。

    这些小高地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

    比如临近村东面的小高地名叫东楼台,标高约海拔50余米。

    前面提到的白台山,标高只有200多米,位于塔山村西面5华里处,

    按照时任第4纵队副司令员的胡奇才后来的回忆,他说:“一开始,十二师是把主力布置于塔山村后面的小山头上的。但是,我在10月9日清晨带领李福泽参谋长到那个小山头上查看地形时,认为守塔山村比守村后这个小山头有利,要求放一营的兵力守塔山村。”

    为什么把兵力放在塔山村的村子里?

    他说,“因为村后这个小山头很孤单,如果塔山村失守,敌人就会从小山头旁边绕过去,我们就会犯‘失街亭’的错误。……而守塔山村却有很大的好处”。

    的确,守塔山村的好处很多。

    塔山阻击战胜利后,林彪曾兴高采烈地称赞说:“塔山村的那个营放得好,就像一个钉子!”

    问题是,胡奇才真的是最先认识到守塔山村的重要性的人吗?

    现在我们看上世纪50年代由第41军(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干部集体编写的战例材料,里面并没有提到是胡奇才最先提出放一个营的兵力去守塔山村。

    时任第4纵队政委的莫文骅倒是撰文指出:是司令员吴克华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 “以部分兵力重点守备塔山堡、塔山桥和白台山等第一线”。

    吴克华也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也提到:

    但是,当时的4纵和11纵都由第二兵团指挥,第二兵团司令员为程子华。

    程子华为人谦逊,他在回忆录中提到了塔山阻击战,仅称

    “我在受领任务后,就组织各部队团以上指挥员到白台山现地侦察”,“我们分析了敌人可能集中的兵力,兵器和主要进攻方向,进行了讨论”,丝毫没有提到他个人所起的作用。

    他逝世以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许多悼念文章中,都提到是他

    “将原来部署在制高点白台山的主要防御阵地,调整为以塔山村为主要防御阵地”。另外,曾担任塔山堡防御的原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的江雪山在《塔山阻击战追述》一文中说:把主防御阵地放在塔山村这一功,要归程子华司令员。

    江燮元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同志及纵队首长于10月8日登上了白台山察看地形,要求至少要塞一个营进塔山堡,把塔山堡变成一个钢铁堡垒。

    结合以上各种说法,把塔山堡作为主要防御阵地的关键人物,应该是程子华。

    单字解释: 辽 沈 战 役 林 彪 称 赞 塔 山 村 的 那 个 营 放 得 好 那 个 营 是 谁 放 的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