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9大使刀的名将,3人战平关羽,4人可退马超,2人被灭三族

    2023.05.1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大刀作为古代知名兵器,首先在重量之上一般来说都在40到90斤左右,大刀不但可以砍,而且还可以格挡,是一个可攻可守的武器。除此之外大刀的种类也是非常多,一般常见的有:偃月刀,宽刃刀,眉尖刀,屈刀、笔刀等。

    对于大将来说,除了力量之外,那就是有一个称手的武器,如此一来方可提升自身战斗力。在面对强敌之时才能应付自如,特别是在面对武力值相差不多的战将之时。如果有一个称手的武器将会在关键时刻增加取胜的胜算,今天主要来看看三国时期使用大刀的名将。

    在三国时期使用大刀的名将又有哪些人呢?细细分析来看一共只有9人,在他们9人之中有3人可以战平关羽,4人可以打退马超进攻,只不过可惜的是还有2人被灭三族!

    那么在三国之中,都有哪些名将擅长使用大刀呢?

    第九位,凌统。凌统,字公绩,孙权帐下大将。凌统使用的武器也是一把大刀,在合肥之战时凌统跟随孙权抵抗张辽,当时张辽出马,左有李典,右有乐进。凌统纵马提刀,出至阵前,由此看来凌统所使用的武器正是大刀。

    在合肥会战之时,东吴军士的士气被曹魏名将张辽所破,因此孙权虽然提兵10万依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险些被张辽生擒。

    《三国志》中记载: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孙权之所以可以顺利逃生,除了甘宁之外,那就是凌统拼死护卫。同时从凌统的表现来看,凌统不但武力值不错,而且也对孙权非常忠心,可惜的是在合肥之战过后,凌统不久便因病去世。

    第八位,华雄

    华雄乃是董卓帐下大将,在公元191年之时阻挡关东联军进攻。华雄乃西凉战将,史料记载其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武力不俗。擅长使用一把大砍刀,其重量大约在60斤左右。

    面对关东联军的进攻,华雄率军斩杀鲍忠、俞涉和潘凤,让众多诸侯胆寒,最终关羽出马才让华雄领取了盒饭。

    第七位,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乃是曹魏征西将军,擅长使用一把大刀上阵杀敌,其武力值在三国众将之中算得上是弱一流水平。在公元206年之时,夏侯渊联合于禁攻打反叛的昌豨,夏侯渊利用极快的行军速度打了昌豨一个措手不及,最终昌豨被斩。

    在史料《魏书》中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在官渡之战曹操粮草断绝之时,又是夏侯渊亲自押送粮草到官渡前线,解曹操燃眉之急,曹军得以稳定军心。绍破,使督兖、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综合分析来看,夏侯渊虽然擅长使用大刀,但是死在夏侯渊手中的战将却不多,只有梁兴,刘雄等人。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作为汉中主将却亲自修补鹿角,被蜀将黄忠抓住机会,一刀将其斩杀。

    由此可见,夏侯渊并不擅长带队守城,只可让其担当突袭任务。

    第六位,魏延

    魏延,字文长,乃是蜀国名将,其实力仅在五虎上将之后。魏延擅长使用的兵器同样也是一把长刀,早期魏延为了让刘备顺利率领百姓进襄阳城,魏延拿着他的大刀和荆州大将文聘交战,二人打了一个不相上下。

    后来,魏延和黄忠一起投奔到了刘备帐下,参加入川之战,参与汉中之战,在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充当先锋大将。斩杀曹魏战将王双,还有曹遵,让司马懿胆寒选择避而不战。

    除此之外,魏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战略,只不过当时诸葛亮认为子午道战略太过于凶险,因此没有采纳魏延的战略。公元234年,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便设计除掉魏延,理由就是担心魏延会造反,到时候蜀国没有可以对抗他的战将。

    只不过诸葛亮的料想是多余的,在史料《三国志》中记载:魏延当时只是想除掉杨仪,并非反叛蜀国。可惜的是一代名将魏延死于自己人马岱之手,并且连连累了三族家人,替蜀国效力十数年,到头来连个后代都没能留下,实在是令人唏嘘。

    第五位,许褚

    第五位擅长使用长刀的悍将正是曹魏名将,此人正是许褚。提到许褚的大名,不得不说的是当年在潼关许褚与锦马超的单挑。马超当年为报父兄被曹操斩杀之仇,亲自率领西凉骑兵,个个手持长矛,身怀弓箭。

    马超更是一马当先,率先和曹魏名将于禁单挑,只不过马超以碾压般的武力值仅用20个回合便将于禁挑翻下马,随后张郃再次对决马超,虽然于禁、张郃二人先后单挑马超,但是马超丝毫不惧,马超再次和张郃奋战,仅用30个回合不到便将张郃挑落下马,情况非常不妙。

    次日,马超再次挑战曹操,结果许褚便果断挺身而出,声称要下城和马超一决雌雄。就这样,马超和许褚二人的单挑大战正式开始。

    许褚当时手拿大砍刀和马超厮杀,马超则是使用虎头湛金枪与许褚对拼。高手之间的过招异常精彩,很快马超和许褚二人你来我往便斗了上百余回合,不过二人胜负未分。为了分出胜负马超和许褚决定再战一场,结果二人又斗了上百回合,同样是未分胜负,就这样马超大战许褚最终以平手告终。

    从许褚单挑马超的情况来看,马超即使是在武力值的巅峰时期,同样拿不下许褚。

    第四位,颜良

    颜良,乃是早期的河北四庭柱之首,其武力值不用多说,擅长使用一杆大长刀,有着万夫不挡之勇,在官渡之战爆发之时,颜良担当袁绍的先锋大将,三个回合便斩杀了宋宪,随后又一刀秒杀魏续。

    随后曹操帐下大将徐晃拿着大斧头和颜良死战,二人斗了20个回合之后,曹操发现徐晃并非颜良敌手,如果再战下去恐有损失,于是让徐晃回归本阵。在几经思索之后,谋士程昱提出让关羽出战颜良。

    曹操害怕手中大将有折损,于是同意了程昱的战略,火速派人去请关羽。在关羽到达前线之后,曹操为保万全首先是让张辽、徐晃二人吸引颜良注意,同时关羽当时并非名将,因此颜良并没有留意关羽。然而,关羽却趁着这个间隙将颜良斩杀。

    在史料《三国志·武帝纪》中有记载,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关羽之所以能够顺利斩杀颜良,显然张辽是帮了大忙的。而颜良当时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将,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曹魏众将都将目光放到颜良身上,而颜良身边却没有其他悍将帮忙,这也是颜良战败的原因之一。

    第三位,庞德

    庞德,字令明,起初乃是西凉悍将锦马超的副将,庞德擅长使用西凉狼啸刀,此刀锋利无比,重量在70斤左右。除了擅长使用长刀之外,庞德还擅长使用弓箭,在襄樊之战时,庞德便是利用手中弓箭将关羽射伤。

    庞德早期斩杀郭援,陈武,在后期又打伤关羽,中期轻松打平魏延,足以证明庞德武力值之强悍。在襄樊之战前线,庞德曾经和关羽单挑100余回合不败,关羽声称:“庞德确为吾敌也,与吾交手100回合刀法不乱,来日用拖刀计引诱斩之。”

    在襄樊之战时关羽已经是名满天下,关羽私下和关平说出庞德的本事不可小视,足见庞德实力强悍。不过最终庞德被关羽生擒,宁死不降而被关羽所斩。

    第二位,关羽

    关羽,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他的兵器也非常显眼乃是一杆青龙偃月刀,刀长大概2米有余,重量足足有82斤,青龙偃月刀可以劈、砍、磨、撩、削、裁、挑等,关羽生平斩杀战将有十数位,包括:颜良、华雄、荀正、韩暹、杨奉、孔秀等人。

    只不过关羽生平同样有正面交手无法将其斩杀之人,他们就是黄忠,还有庞德。说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说关羽和庞德单挑之时已经过了60岁,武力值下降也是正常现象。然而当时庞德正处于武力值的中期,其年龄又要比关羽小,这才无法快速将庞德击败。这个看法有道理,但并非是真理。

    试问当年关二爷武力值处于巅峰时期与60岁的老将黄忠正面大战,为何不能迅速将黄忠拿下?

    关羽虽然英勇,但在蜀国灭亡之后,关氏三族几乎都被庞德之子庞会所灭,实在是让人感叹。

    第一位,黄忠

    黄忠,字汉升,乃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黄忠擅长使用的武器乃是赤血刀,其长大约1米9左右,重量大概是60多斤,相传黄忠所使用的赤血刀乃是西汉开国异姓诸侯王吴芮亲身打造,融入柔和苗刀的锻造工艺,让这把刀杀伤力巨大。

    赤血刀在汉中之战时,黄忠便是利用此刀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并且当时黄忠利用此刀斩杀100余人方才冲出敌方阵营。

    在关羽进取长沙郡之时,黄忠虽然年过60,但是和中期关羽依然是打得不分胜负,最后关羽在赤兔马及拖刀计的加持之下才将黄忠打落下马。如果黄忠坐骑给力,相信关羽想要拿下黄忠也绝非易事。

    因此总结来看,如果黄忠和关羽的年龄相当,估计关二爷会敌不过黄忠。

    综合三国使用大刀的名将来看,庞德、黄忠、颜良他们三人足可战平关羽,其中关羽、黄忠、许褚、颜良四人可退马超。可惜的是魏延和关羽2人被灭三族,非常可惜。

    最后,各位看官朋友你们觉得,如果正面硬碰硬,关羽能否战胜颜良呢?

    单字解释: 三 国 大 使 刀 的 名 将 人 战 平 关 羽 人 可 退 马 超 人 被 灭 三 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