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895年7月2日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2024.05.03 | 历史网 | 次围观
    1895年7月2日发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95年7月2日(农历闰五月初十),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金善宝(1895.7.2—1997.6.26),浙江省诸暨县枫桥镇石硖口人。1965年7月—1982年6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7年在东南大学农…

      1895年7月2日(农历闰五月初十),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金善宝(1895.7.2—1997.6.26),浙江省诸暨县枫桥镇石硖口人。1965年7月—1982年6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7年在东南大学农艺系毕业。1930年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进修,研究植物生理学和遗传学。1932年回国,先后在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江南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南京农学院院长等职。1957—196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65—1982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82—199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当选为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选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获得“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永久荣誉会员”奖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金善宝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小麦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小麦的分类和育种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早在20世纪30年代,从全国790个县搜集到的小麦品种里,鉴定出“江东门”等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1937年从世界各地3000多份材料中选出了适合我国生长的“矮粒多”和“南大2419”优良品种,在长江流域13个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1949年以后,从全国征集到554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重要经济性状的观察、鉴定、形态分类和生态分类研究。把这些品种分属于普通小麦、密穗41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和云南小麦5个种,126个变种。普通小麦经他鉴定有93个变种,其中19个和云南小麦6个变种是他定名的。云南小麦新种的发现,对中国小麦起源和对世界小麦研究是一个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加代研究,采取“北方春播一高山夏播一南方秋播”,实现一年繁殖两代或三代小麦,大大缩短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时间,先后培育出“京红”和“京春”春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在早熟、抗病、丰产、子粒品质等方面赶上和超过墨西哥小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金善宝一生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中国小麦分类的初步》、《中国小麦区域》、《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生态学》等,其论文已汇编成《金善宝文选》出版。

      1997年6月26日,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名誉主席、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同志逝世,享年102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